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邵宗海:“马习会”的可行及可能性

http://www.CRNTT.com   2013-07-31 08:03:43  


邵宗海
  中评社北京7月31日讯/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邵宗海今天在联合早报撰文《“马习会”的可行及可能性》分析认为,即使两岸关系目前正处于历史的机遇期,双方关系相当和谐,互信基础也加强很多,而且马英九也多次强调两岸不是国与国的关系,但想在传言中2014年上海举行的APEC会上创造一个“马习会”,可行性可能不大;不过,“可行性”不大,“可能性”却不能完全排除。详论如下:

   两岸最高领导人是否有机会曾晤一事,一直是两岸关系中一项重大的话题。其实这个问题会被国际及两岸关注的理由很简单,特别是在两岸之间,因为很多人相信,只要双方最高层级的领导人能够见上一面,即使在他们相互握手的那一刻,就已可嗅出彼此可以和平相处的气氛,更不要说接下来双方会谈中达成的共识,或联合发表的公报,势将影响到两岸未来的发展,其中所涵盖的“和平共存”与“和平发展”,一直就是两岸当局目前积极争取的目标。

  所以,在李登辉时代,他在1995年发表“李六条”时,就建议两岸领导人不妨可以见面,特别是亚太经合组织(APEC)在日本神户举行时,李曾表达能在高峰会上与江泽民会晤的愿望。即使陈水扁时代,他也有这样的想法,2001年他发表“大胆讲话”里,曾经喊话邀请江泽民前来金门喝茶,而同年在上海举行的APEC,陈也呼吁北京不要阻拦他参加领导人高峰会,期待与江泽民能见上一面。

  当然李陈两人的愿望,最终均没能实现,究其原因,固然是当时的两岸关系并非是十分融洽,双方的互信基础也相当薄弱,而且更重要的就在于台北当时提出这样的建议时,可能动机是想要凸显两岸是两国的关系,逐导致北京强烈的质疑。除此之外,与后者相关的因素,也包括了“场合”与“身份”的问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