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马政府保钓立场弱化是迎合重返亚洲战略

http://www.CRNTT.com   2012-08-21 08:46:17  


马英九推出《东海和平倡议》,真正用意是迎合美国“重返亚洲,围遏中国”战略。
  中评社北京8月21日讯/澳门新华澳报今天登载的富权的评论文章“马政府保钓立场弱化是迎合重返亚洲战略”认为,马英九对钓鱼岛事态的立场反复不定,并有弱化趋向,更深层的考量是迎合美国“重返亚洲,围遏中国”战略,甘当美国“太平洋第一岛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详论如下: 

  “老保钓”马英九对钓鱼岛事态的立场反复不定,并有弱化趋向,甚至害怕将会形成“两岸合作保钓”形象,其真正心态已经逐渐明朗化,那就是以落实其《东海和平倡议》中的“搁置争议,和平处理争端”为由,不与日本人撕破脸,并籍此强化其“不统、不独、不武”政策中的“不统”元素。然而,更深的一层考量是,迎合美国的“重返亚洲,围遏中国”战略,为了避免遭到“弃台论”者的“边缘化”,甘心担当美国“太平洋第一岛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实际上,马英九在这次“保约”中的表现,让人十分纳闷,百思不得其解。为此,两岸一些台海观察者认为,马英九刚刚才提出《东海和平倡议》,在日本人“不接受”的残酷现实下,马英九为了表明落实的诚意,而不愿与日本硬碰,因而才表现得那么“软弱”,与其当年“保钓英雄”的历史记忆相差十万八千哩。

  在此之前,也有分析认为,马英九推出《东海和平倡议》,是为了不要在东海问题上被“边缘化”甚至是“缺席”,因而要主动发声,抢占舆论高地,不让中国大陆和日本“全盘拿走”。这当然是有其道理,但想深一层,《东海和平倡议》却是“投降主义”的产物,其“《东海和平倡议》一共有五点,就是相关各方第一,应该自我控制,不升高对立行动。第二,相关各方应该搁置争议,不放弃对话沟通。第三,相关各方应遵守国际法,以和平方式处理争端。第四,相关各方应寻求共识,研订东海行为准则。第五,相关各方应建立机制,合作开发东海资源。”之说,与其过去经常强调的“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和平互惠,共同开发”相比,缺少了至关重要的第一句“主权在我”。不知是否马英九认为钓鱼岛的实质控制权已掌握在日本的手中,因而不再坚持“主权在我”?当然,马英九可以“这是向涉事各方提出的和解建议”,为避免争论,因而可以抽掉这一句作解释,但从中国大陆和日本有关同样也认为应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建议看,都不会忘记首先声明自己拥有钓鱼岛的主权。因此,马英九抽离了“主权在我”的《东海和平倡议》,与其过去几十年来的固有立场相悖。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