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 |
中国为何“四周皆敌” | |
http://www.CRNTT.com 2012-02-05 10:08:54 |
刚才丁老师分析的,中国和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随着中国的崛起不但没有进一步成为战略同盟关系,反而越来越紧张了,例如南海问题还似乎到了有的专家提出的“战争一触即发”的程度。这里面涉及什么问题呢?我想对中国为何“四周皆敌”的这个“敌人”再深化一下,敌人实际上分三种类型:一种是现实上的敌人;第二个是潜在的敌人;第三个是假想的敌人。我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丁老师讲中国为何“四周皆敌”,并非讲我们和周边国家之间就是一种现实的敌人关系,而是我们目前舆论的“阴谋论”思维,很可能通过制造出“四周皆敌”的假想敌人关系,演变发生真正的敌人关系来。我个人认为,中国到目前还没有现实层面的敌人,要马上宣布开战的或者已经处于战争状态的,但确实存在有潜在的和假想的敌人。所谓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嘛。毛主席讲,革命的首要问题就是分清楚,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德国著名政治神学家卡尔.施米特也讲,政治的首要问题就是敌友问题。可见敌友问题是我们建构国家间关系的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那么,如何来认知这种敌人关系,是我们必须要面对和处理的重要政治问题。 敌人关系的性质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它是由国际政治的性质决定的,刚才我们谈到了肯尼迪的权力转移理论,下面给大家介绍的是罗伯特.吉尔平的霸权更迭理论。他在《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一书中提出了这个国际政治变革的动力机制,1,如果没有哪一个国家相信力图改变某一种国际体系是有利可图的话,这种体系就是稳定的,或者说处于一种均衡状态;2,如果预期利益大于预期成本的话(也就是存在一种可获取纯利益的可能性),一个国家就将力图改变这种国际体系;3,一个国家将通过领土、政治和经济扩张的方式来谋求国际体系变革,这种努力将在边际成本大于或等于边际收益时才会停止;4,这种平衡之后,为维持现状所付出的经济成本的增长就会趋向快于维持现状所具有的经济能力的增长;5,如果国际体系中的失衡状况得不到解决,那么,这个体系就会发生变革,并建立一种反映权力重新分配的新的平衡。从这里,我们可以看见为什么往昔的朋友成为了敌人,往昔的敌人却变成了朋友?敌人和朋友都是国际体系博弈的结果,而敌人的性质由国际体系决定。我在这里主要分析一下假想敌人与国际政治中的认知错觉之间的关系,从世界历史的经验看,诸多战争的案例,战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敌人关系的认知错误,把潜在的敌人或者假想的敌人当成的现实的敌人,从而丧失了在国际范围内搞统战的机会,把自己变成了孤家寡人。而破解国家间无政府状态下的安全困境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如何把现实的敌人转换为潜在的或者是自己的盟友。美国学者本杰明写过一本在这方面的扛鼎之着,《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他在书中要回答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在行为体双方均不希望冲突情景中,在本来是可以合作的条件下,会发生冲突和争斗,会拒绝合作而走向战争?首先是由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与安全困境决定的,就是一个国家增强自我安全的行动必然消弱其他国家的安全感。其次,之所以造成行为冲突,是因为决策者在不确定的国际条件下,很容易发生错误知觉,并且大多数这样的错误知觉是夸大对方的敌意,将对方国家视为具有冲突意图的对手。他分析了错误知觉的形成机制。第一是认知相符现象(cognitiveconsistency)。人们对世界的事务总是有一定的认识,这些认识保存在他们的记忆之中,形成了人在接收新的信息之前的原有认识。下意识地使新的信息与自己原有的认识保持一致。第二是诱发定势(evokedset)。人们在接收信息的时候,会以自己当时集中关注和考虑的问题为定势,据此解读自己接收到的信息。我们中学课本里“邻人偷斧”,就是这样一个生动的案例。第三存在历史包袱。历史可以教会我们喜多东西,但是历史也可以称为沉重的负担,它会是人们简单机械地将显示与历史相比,结果就会完全错误地认识现实。他进而分析了四种常见的错误知觉。首先,国家决策者往往将对方想象为内部团结一致、令行禁止的行为体。这样,任何无意、巧合和偶然的事件都会被视为经过精心策划的战略行动。其次,决策者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的影响力和被影响的程度。第三,愿望思维(wishfulthinking)。人们总是趋于接收到愿意听到或看到的消息,避开自己不愿意听到和看到的事情。第四,认识失调(cognitivedissonance)。当人们在考虑应该采取一种政策的时候,却发现了许多关于这一政策不妥的意见和评论,自己认为正确的,别人认为不正确,于是就会出现认知失调现象,为了保持自己的认识相符,人们便寻找理由,以自圆其说。 我们可以对照本杰明提出的错误知觉形成机制以及造成四种常见的错误知觉的根源,来思考一下刚才丁老师提出的各种对中国处于“四周皆敌”的认知陷阱。本杰明提出调整对方认知,释放防御性战略意图,从而破解行为体的错误知觉形成机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