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 |
“民族唱法”,四不像唱法? | |
http://www.CRNTT.com 2011-12-15 10:51:45 |
1920年女高音歌唱家周淑安回国后在广东女师任教时将意大利美声引入,1927年中国早期著名音乐学府上海音乐专科学校成立后,这一唱法开始广为传播,流行于上海滩的主流社交场所。后来周璇的出现,将音乐中融入了地方元素,一时间带有江浙小调的唱法成为了上海滩等城市中的“流行音乐”。 延安文艺座谈会后“洋唱法”被改造,题材上“为工农”,演唱方式上融入西北民歌 再后来,所谓的“民族唱法”实际上是西北民歌的底子,承载了西北边区的革命记忆。1940年代的解放区吸引了一批来自国统区的艺术工作者,但他们前往解放区后发现,现代美声唱法在没有音箱设备、没有唱机、普遍需要凭借“自然嗓音”演唱的西北边区很难适应。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在“文艺为工农”的指导方针下,歌曲演唱从题材到方式都开始改变。 以李波为代表的早期演唱者们放弃了西洋美声的学院派唱法,随着秧歌剧的流行,为了适应延安露天演出的方式,“对着成千上万观众,凭借一付天然嗓子把歌声送到观众耳中。”《兄妹开荒》等剧流行开来,而后来的郭兰英,将河北/南梆子引入歌剧《白毛女》之中,成为著名的红色经典。 建国后,“土、洋”唱法本身并不重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才是第一标准 1949年建国后,音乐界由于国统区和解放区之前隔阂的原因,爆发了“土洋唱法之争”。之后毛泽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讲话的提出,乃至1963年周恩来进一步要求音乐舞蹈“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后,民族唱法便确立了“中西融合”的音乐思路。 此后,无论是如《南泥湾》等融入戏曲唱腔的郭兰英作品,还是融入藏族演唱方式的才旦卓玛的《唱支山歌给党听》,抑或采用西洋美声唱法的大型歌剧《东方红》,都有着统一而鲜明的演唱风格——“艺术作品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 结 语 统一标准化的模式决定了所谓的民族唱法无法涵盖所有“民族”,唱腔本身借鉴西洋美声,也算不上原生,更谈不上多少民间。虽然在不知不觉中被普遍接受为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部分,但是它实际上是在一个缺乏选择的时代产生的“红色记忆”而已。 (本文来源:网易新闻《另一面》No.501 2011年12月12日 原题:“民族唱法”是四不像唱法)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