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爱上“中式教育”的美国妈妈

http://www.CRNTT.com   2011-01-17 11:26:18  


耶鲁大学华裔女教授蔡美儿投书《华尔街日报》,详列自己管教两个女儿的“十大不准”规定,在美国社会激起震荡,引发“中美妈妈论战”。
  中评社北京1月17日讯/当宽松、独自、以鼓励为主的“美式教育”不断为美国社会培养出众多青年精英,并且为全世界所学习采用时,一名华裔母亲却在美国继续坚持“中式教育”,并且在一定意义上也取得了某种中国式的成功。对此,借助《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我们来看看美国读者对中式教育的看法。

  ■ 一位华裔妈妈的“正确育儿观”

  ——在刚出版的新书《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虎妈妈的战歌)中,一名自称“中国妈妈”的美籍华裔、耶鲁大学教授蔡美儿,毫不避讳地倡导她那几乎与主流“美式价值观”背道而驰的教育理念。根据她在《华尔街日报》上的书摘,我们将她的观点整理为以下几点。

  孩子的学术成就很重要,“全优生”是基本要求

  所谓“养不教,父之过”。蔡美儿认为,在大部分“中国妈妈”(广义的,亚洲文化影响下的妈妈)眼里,孩子读书成绩如何,直接反映了父母的教育是否成功。换句话说,子在学校里拿“全A”不仅对孩子本身重要,孩子的学术成就对父母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承认。而在一项针对近100名美国母亲中,却有接近70%的“西方妈妈”认为,“(过分)强调学术上的成功对孩子没有好处”。她还引述一项研究称,中国家长每天要花几乎10倍于西方家长的时间在孩子的功课上,相反,西方的小孩就只知道成天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做事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恨铁不成钢的中国家长,长久以来总给人留下“逼迫孩子”的印象。但蔡美儿似乎认为逼迫是理所当然的。她写道,要做好任何事情就需要努力,但孩子通常不会主动去努力,这就是为什么家长要“凌驾于孩子的选择之上”。她又补充,当孩子们渐渐把一件事情做好时(无论是学数学、弹钢琴还是跳芭蕾),他们也会因获得越来越多的赞赏和肯定而变得自信起来,并且渐渐爱上做他们从前讨厌做的事,变无趣为有趣。蔡美儿解释说,按照这种方法,慢慢地孩子们就会自觉地做某件事,而不再要依靠父母逼迫他们。

  打是亲、骂是爱,孩子的前途比自尊心更重要

  在孩子面前,中国父母的“权力”仿佛远比西方父母大得多。相比之下,西方父母即使在批评孩子时也只能敢拐弯抹角,以鼓励替代打骂。蔡美儿称结说,“中国妈妈”比“西方妈妈”更不能容忍孩子犯错,并不仅仅因为她们信奉“挫折教育”,而是从根子上,两者的思维方式就存在不同。她举例说,当孩子考试得B的时候,“西方妈妈”不仅不会当面呵斥孩子,还会私下联系学校看测试、课程是否对劲,而“中国妈妈”则赶紧给孩子补课(对学校和老师的绝对信任,也是“中国妈妈”的特征之一)。在她的文章中,蔡美儿还略带不解地说道,“西方母亲总是对自己孩子的自尊心小心翼翼。但作为父母,最能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行为难道不是让他们随便放弃么?”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