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 
桑兰没有疯

http://www.CRNTT.com   2010-09-07 13:32:45  


 
  举国体制“后遗症”

  《新民周刊》采访桑兰时,她谈到的一个细节让人震惊:“体育中心某位领导要求央视主持人不要再宣传桑兰了,(因为她的伤残)现在练体操的孩子都越来越少了……”看得出来,有些人并不喜欢桑兰,甚至讨厌她,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怕桑兰影响了他们的“体操事业”。

  可是,仔细想想,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真正把体育当成“出路”的家庭已经越来越少了,这跟桑兰又有什么关系呢?随着信息越来越发达,随着中国老百姓对体操训练越来越了解,有多少家长会把孩子送到红地毯上?

  按照那位体操官员的逻辑:在巴西是否会因为一位足球队员场上猝死,许多人从此不踢足球?在美国,是否因为短跑名将乔伊娜的猝死,很多人远离田径?显然,那位体操官员的想法是很片面的。说到底,现在的中国孩子之所以不愿意选择体操运动,是因为举国体制下的训练手段太过于军事化。多年来,中国体操为了追求成绩,强调难度,严格控制身高、体重,在中国练体操,退役后女孩子的身高一般都在1米5以下,男孩的身高都在1米6左右。然而,在国外体操女运动中,我们却看到1米65的霍尔金娜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这绝非偶然。有专家指出,如果俄罗斯名将霍尔金娜生在中国,光凭她那两条大长腿就早早被体校淘汰了,就算她再热爱体操也别想进入国家队、征战奥运会……

  由体操项目,我们可以想到更多的体育项目,在中国举国体制之下,运动员要想获得成功首要因素并不是他自己的爱好,而是在于教练员的选材和举国体制下的重点培养。在这样的大环境里,没有人在乎群众基础,没有人关心老百姓的喜爱程度。因此,我们发现中国竞技体育的传统强项,比如跳水、体操、举重、柔道、女子摔跤、射击等等,并不是群众基础好的项目,而在大家喜欢的三大球和田径、游泳项目上,中国选手表现得实在不行。这就恰恰表明,中国为何不是体育强国了。相反,在欧美体育强家,他们的竞技体育项目强弱,与群众体育息息相关,而且运动员从小就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

  早在20多年前,作家赵瑜就对举国体制进行了解读。当时,还在大学读书的赵瑜到当地的白求恩医院看病,只见众多病人由亲友搀扶着呆立在医院里,而门诊室内竟空无一人。医生们到哪里去了?疑惑间突然鞭炮声大作,医护人员聚在一起雀跃欢呼,人丛中打出了“热烈庆祝中国女排三连冠”的巨大横幅。 眼前这一群喜笑颜开、置本职工作于不顾的“白大褂”,与病人们苍白、痛苦的表情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偶然的一幕让赵瑜开始心生疑虑:体育在这些医生心目中,究竟是什么样的位置?在其他人的心目中又是什么样的位置?体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他开始搜集、查证资料,结果吃了一惊:中国3亿体育人口,但每年到医院看病者达25亿人次!这个更为巨大的反差让他焦虑不安,赵瑜决定写“强国梦”,文中全方位地触及了中国体育界的问题与矛盾,诸如竞技体育与全民体育的本末倒置、狭隘民族主义的膨胀、运动员当官与失业的两极分化、一条龙体制的弊端、教练员运动员文化低下、运动员爱情被压抑、比赛中作弊现象层出不穷等等。将体育与政治、文化联系起来思考,强调人在体育中应有的位置,揭示、批判了金牌战略对人的压迫和异化……

  《强国梦》对体育界的诘难咄咄逼人,毫不留情:体育的功能被颠倒了,还有什么积极意义?金牌的背后是什么?靠一支没有多少文化的队伍,怎么去实现体育强国之梦?高尚的体育竞赛何以变得如此庸俗低鄙?绝大多数人只有“看”的机会,却无“干”的场合,金牌的意义何在?当我们为金牌而欢呼的时候,可曾有人想过另一批“国宝”——中青年知识分子的健康? 他发出了体育必须改革的呐喊:“让我们承认危机吧!大国的体育有危机。”

  如今,20多年过去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奥运会上取得的金牌数量由当时的区区15块,增长到51块,在金牌榜上的位置由当时的第十一名,一跃成为笑傲世界的第一名。可是,极具讽刺意味的是,直到今天我们也不敢称自己是“体育强国”。

  由此可见,当今退役运动员、尤其是伤残退役运动员社会保障、救助的欠缺,正是举国体制的“后遗症”。体制不变,憋屈难除。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