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从特殊视角看当代俄罗斯战略意图

http://www.CRNTT.com   2023-07-02 00:03:07  


 
  在柏克的晚年作品中,存在着这样一组对立的叙事,即将法国大革命一方视为所谓“巴黎的共和国势力”(Republic of Paris),将法国大革命的对手,亦即欧洲的各君主国联盟视为所谓“欧洲诸国联合体”(commonwealth of Europe),前者新起而后者源自古代以来传统,柏克支持后者而反对前者。柏克认为后者诸国不仅都是皈依于基督教信仰,而且都是谨守着罗马法的遗教(尤其在财产权和其它一些法律规定方面),柏克期待着这些共同分享的相似传统属性能促使欧洲诸君主国协同一致行动,去驱散法国革命雅各宾派势力的影响。在罗马帝国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个事件,公元三世纪时,罗马帝国一度发生政治危机,高卢驻军司令官波斯杜穆斯率军脱离罗马,自立为皇帝,建立独立的所谓高卢帝国,自设行政机关,自铸货币,公元二七三年,罗马皇帝奥勒良收复高卢,这个高卢帝国随之覆亡,柏克认为这就算是个激励人心的先例,即欧洲诸国协同一致,扑灭建基于法国的新起势力,柏克倡导欧洲诸君主国能效仿罗马先例,阻遏法国革命浪潮〔8〕。在柏克的反法国大革命相关写作中,曾多次提到了罗马时期文化的例子,尤其是较多地引用了罗马大思想家西塞罗的看法,在柏克笔下,罗马的例子不仅是有相关连关涉性的,而且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应该被模仿〔9〕,甚至有学者认为整个柏克的社会和政治哲学思想都发源于西塞罗〔10〕。柏克认为,欧洲本为一家,列国间联系甚深且共享许多生活方式,一国之人走在欧洲之内的任何其它一国都会或多或少有归家之感(no citizen of Europe could be altogether an exile in any part of it),就算在彼此各自为战时,列国间联系仍远未断绝。这种现象的成因,若按柏克的说法,是因为欧洲列国几乎共享着同一套制度范本,包括基督教信仰、君主体制、罗马法(Roman law),以及相近似的习俗和教育制度〔11〕。

  对于柏克所生存时代的残余罗马文化影响(尤其是罗马天主教),柏克也是颇为同情的。柏克之母就是虔诚的罗马天主教徒。按照学者Ian Harris的相关整理,尽管柏克对于罗马教皇几乎从无好话,但他的实际行动往往对于天主教徒处境的改善有益(Burke’s argumentative stance always benefited Roman Catholics, but he never found a kind word for the Pope),他一直致力于潜移默化地驱散英国人对罗马天主教徒的根深蒂固的偏见(subtly defusing anti-Roman prejudice in Georgian Britain),在柏克眼中,就其历史而言,罗马天主教一直都是产生基本的社会和政治利益所需要的有机组成部分(a constituent needed to produce social and political benefits of a fundamental kind)〔12〕。这些都反映出,在柏克眼中,欧洲政治文明的传统典范登峰造极于古罗马帝国时期(尤其是西塞罗〔13〕),恢复或进一步超越罗马秩序,方有可能为欧洲造一绚烂之未来。

  虽然普京和今天的俄罗斯政府未必会知道或在意沃格林和柏克曾说过些什么,但晚近俄罗斯政治文化和所谓“第三罗马”之间的叙事纠结应是真实存在的,俄罗斯既然立志要做“第三罗马”,其意愿恐怕就不仅仅只是击退北约东扩,而且很可能包含有在中长时段影响乃至主导欧洲事务的期望(虽然现在看起来似乎已无法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俄罗斯的行动可能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在2022年此轮俄乌冲突爆发之前,欧洲似乎颇有向往“战略自主”的态势,但2022年后,欧洲主要政治体似乎都明显向美靠近,且除非2024美国内部政治权力大洗牌,或俄乌之争尽快完全结束落幕,否则这种靠近趋势似乎都不会被逆转。杜金在其近期发言中曾一再呼吁欧洲国家要战略自主,摆脱英语系国家的单极掌控,但从事态的宏观进展来看,这种呼吁恐怕很难见实效(对匈牙利等部分国家应是有一点效果)。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