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社评:芯片法案反市场化 背离“美国精神”

http://www.CRNTT.com   2022-10-13 00:07:10  


 
  芯片法案确实擘画了美国重振芯片产业的宏图,但归根结底,还是不离“胡萝卜+大棒”的窠臼。芯片产业作为资本密集型产业,投资规模动辄百亿乃至千亿美元,若无补贴根本吸引不到企业愿在高成本的美国投资设厂。而芯片法案虽然号称补贴规模高达2800亿美元,但就芯片制造这一项的实际补贴仅为390亿美元,还要分期5年投入,无异于杯水车薪。还要看到,当前美国政府债台高筑,通胀趋于恶化,芯片法案许诺的种种支出将给美国政府和纳税人造成沉重负担。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估计,“芯片法案”将在未来十年内使政府预算赤字增加793亿美元。美联社也评论称,法案料将恶化美国内通胀形势,拖累经济增长。

  芯片法案同时大搞经济胁迫,其中明确规定,接受补贴的企业,十年内不得在中国或其他“令美国担忧”的国家投产或扩大先进芯片产能。可以说是,该法案意图强制企业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这无疑是一个两难选择。拒绝补贴,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恐将处于不利地位,但一旦领取了补贴,便意味着放弃了中国的市场机遇,甚至于失去这个庞大市场,危及他们的生存发展。

  芯片法案的制定者们乐观地认为,美国只要祭出大手笔的补贴,芯片制造业回归就是指日可待。但毋庸讳言,美国的芯片制造业衰落的根源在于自身,主要原因包括美国本土生产成本过高,欠缺芯片制造人才,这两大缺陷决定了美国很难扭转败局。正如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所言,到美国设厂制造芯片,只能是白忙一场。芯片法案并未触及导致美国芯片制造不断外迁症结的核心,一味增加补贴可说是无济于事。

  反观中国大陆,坐拥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市场,产业配套也最为齐全,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数据,中国大陆芯片产能增速已是全球第一。政治干预阻挠不了市场规律,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无可替代,“放弃中国市场等于放弃未来”,基本上是全球制造业的共识,芯片制造企业自然会“用脚投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