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中评智库:“柯文哲模式”对两岸关系的意义

http://www.CRNTT.com   2017-09-15 00:08:06  


 
  2017年6月,在第八届“双城论坛”举行前,柯文哲接受台湾中视媒体专访,再度重申“一个中国”不是问题,重提“一五新观点”,其中包括提出“两岸一家亲”、“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可视为对习总书记两岸政策的善意回应,并得到了大陆的赞赏与肯定。“双城论坛”结束后,更安排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与柯文哲见面,成功举办“张柯会”,足见大陆对柯文哲两岸论述的重视,也为柯文哲此次民间城市交流之行增加了一定的政治意涵。“柯文哲模式”成功践行了三次,“两岸一家亲”、“两岸命运共同体”这样的表述在“柯文哲模式”中似乎起到了符合“一中”精神但替代“九二共识”四个字作为两岸政治联结点的功能,这一模式仅仅是“柯氏风格”,还是可能扩展到绿营其他人士,有待专家学者进一步的研究与论述。

  “柯文哲模式”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一)交流作用重于政治意涵

  与前两次柯文哲登陆相比,绿营批评较蓝营激烈,尤其是“张柯会”后,柯文哲被岛内独派指责为“政治小三”,企图向大陆输诚。台湾“陆委会”也一改以往的所谓中立立场,批评大陆“政治操作与统战分化”,并以“面对中国大陆对台打压与阻挠因素扩大的同时,台湾各界应团结一致,传达台湾社会对北京当局错误作为的负面感受”等言辞,暗批柯文哲。“陆委会”还强调,两岸交流应秉持“对等尊严、健康有序”的开展,城市交流应回归城市交流的本质,不应设置任何城市前提,试图削弱“双城论坛”与“张柯会”带来的政治效应。有学者也认为大陆是藉“双城论坛”之机,向台湾民众和民进党传达政治意涵,即区隔蓝绿,也区隔“中央”与地方,在非蓝的县市,也会区隔白色和绿色的差异。⑥

  诚然,大陆一向以能否认同“一中原则”区别对待台湾岛内各方政治势力,但在民间交流议题上,大陆一直坚持只要有利于两岸人民的,只要有利于两岸和平发展的都会去做,在马英九执政时期,大陆甚至更重视与绿营基层民众的交流,还特别提出“向下沈、向南移”对台政策,试图构建做绿营民众工作的抓手。在“双城论坛”这一议题上,大陆的主要考虑还是从两岸民众交流出发,以两岸民众福祉为念,促进两岸民众互相瞭解。柯文哲意识形态虽然亲绿,但他自己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到,换了位置,就要换脑袋,不要把意识形态强加给别人,政治要落实到生活,民众快乐和幸福最重要,两岸需要交流,交流产生善意,善意解决两岸僵局。柯文哲对两岸城市交流目的和位阶的务实认知,与大陆有契合之处,最终才能共同促成对两岸民众民生都有益的城市交流。当然,透过与柯文哲互动,也能让大陆更全面瞭解台湾岛内民意,并在互动中通过释放善意累积互信,形成模式,起到示范作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