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评专访:郭聪河分析蔡英文决策思考模式

http://www.CRNTT.com   2016-12-14 00:13:25  


长荣大学的校园雕塑。(中评社 赵家麟摄)
 
  郭聪河表示,蔡政府对于要处理的问题,是创造平台,让正反双方意见去对话、去冲突、去牵制,等到新的民意变化产生后,蔡再出手收拾。

  这与民进党早期、陈水扁过去强调的“冲突、妥协、进步”作法,有些若合符节,但现在的蔡政府、民进党不同之处,在于不会马上就主动跳入,而是让不同的意见与声音去对话、折冲,等到各方彼此的距离拉近后,再提出可能的妥协版本。这种沟通策略、决策思维,与一般认知的沟通大不相同,但符合蔡英文的谈判性格。

  郭聪河向中评社表示,蔡英文的沟通策略与决策思考,也可以拿来检视蔡的两岸政策,以“维持现状”面对北京一再强调的九二共识,一来,民进党自始就不承认九二共识,蔡自然不可能接受,二来,“维持现状”就是蔡英文自恃的台湾多数民意基础,即使“维持现状”的内涵模糊。

  值得注意的是,台湾强调2300万人民意,大陆则是相对的提出13亿人的民意来对应,且开始被大陆学者所引用、发挥。郭聪河认为,两岸的执政团队要换位思考,蔡政府需要抛出橄榄枝,而北京也要去理解彼此不同的社会制度与生活;如果两岸问题只拿人数来比民意,不但容易出现强凌弱、众暴寡的负面效应,他更担心被过度引据、成为鹰派的处理两岸问题的藉口,将有陷入民粹对抗的危险,不可不慎。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