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李若谷:给产能过剩问题“把脉开方”

http://www.CRNTT.com   2016-09-21 00:04:53  


 
  李若谷表示,由于我国劳动生产率低,工资水平低,致使消费水平也不够高。他指出,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是发达国家的10—30%,今天早上我看统计局的数字,中国劳动生产率是美国的7.4%,农村地区的劳动生产率更低、消费能力更弱。“没有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现在大家福利要上去、工资也要上去,当然是不可持续的。”

  他认为,贸易规则的改变也加剧了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传统上,利益学说的理论认为,在贸易上的顺差就可以用来在资本项下搞投资,进而形成一个循环,但现在,贸易规则中加了很多社会的内容,比如环境保护、劳工保护、竞争中立,这些东西加入以后让贸易不光是经济问题,变成一个社会问题。他指出,中国的过剩产能,本来应该出口到全世界,但是中国受到贸易调查、反倾销调查、国家安全审查是全世界最多的,所以原来的循环脱节了,也造成了产能过剩的问题。

  对于上述问题,他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与标准,比如炼钢标准、钢材建筑标准要提高。他表示,中国的工业化远没有完成,“我们所有的工业产品,虽然能够生产,但是生产这些产品的设备,尖端、先进的设备大多数都要靠进口”。他建议,随着标准的提高,生产不了或者成本比较高的行业或企业就要自然淘汰。与此同时,还要下大力气研发,但他指出,这又牵涉到民营企业是否可以收购国有企业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大的政策性问题需要认真研究。

  第二,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提高钢结构建筑在整个建筑行业的百分比。他表示,解决这个问题主要面临的是成本问题,从钢混结构变成钢结构每平方米要贵200多块钱,建筑企业自己出钱肯定不愿意。他建议,得用税收或其他办法免除负担,这样才能发展钢结构建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