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引领新常态需克服“转型焦虑”

http://www.CRNTT.com   2015-03-14 11:38:53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中评社北京3月14日讯/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总量跃上60万亿元台阶,旧的增长方式难以持续,新的增长方式尚在萌发。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大环境下,投资放缓、外需不振、企业效益下滑等种种压力客观存在,社会上难免存在各种各样的担忧,舆论上也出现了对中国经济的“唱空”声音,不妨称之为“转型焦虑”。

  中国证券报发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文章称,应该看到,在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空前复杂的局面中,“转型焦虑”包含一定合理因素。然而,我们也必须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变,中国所处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没有变,中国经济的主要方面仍是平稳向好发展,发展趋势是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文章表示,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从中可以看到,中国经济虽然面临下行压力加大、转型阵痛显现的挑战,但也创造出了稳中有进、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提质的发展新局面。认真分析统计数据,不但有助于克服“转型焦虑”,更能加深对新常态的认识。

  首先,经济结构本质性优化。消费需求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显着,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0%。产业向中高端升级趋势明显,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3%,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0个百分点。民生持续向好,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1%。这些“比GDP增速更亮”的结构改进,体现出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定力,调整经济结构、释放改革红利。

  其次,经济风险整体性可控。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5%,均处在合理区间,不存在“硬着陆”风险。全年全国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增长8.6%,其中税收收入增长7.8%,在财政收入增速高于贷款利率的情况下,债务风险宏观可控,有充足的“粮草弹药”守住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最后,创新发展系统性萌发。在电子商务的带动下,全年网上零售额增长49.7%。人们的消费模式悄然改变,投资方式也朝着创新方向倾斜。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增长12.4%,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09%;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增长16.8%,注册资本(金)增长85.8%。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成为消费与投资流入的热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创新驱动正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