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辜胜阻:经济新常态面临六大新机遇

http://www.CRNTT.com   2015-02-07 09:32:30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机遇与挑战幷存,要全面系统来总结如何打造新引擎和改造旧引擎。在这个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是实现产业升级,以创新驱动引领新常态。
  中评社北京2月7日讯/“新常态”关键在“新”。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有两个重要变化。第一,经济增长速度从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第二,产业链和价值链将从低端转向中高端。正如李克强总理所强调的,中国经济要实现“双中高”,必须用好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开启“双引擎”。一是打造新引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民智民力。二是要改造传统引擎。

  经济日报发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文章表示,“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面临4个方面的阵痛:首先,钢铁、水泥、造船电解铝等制造业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制造业要“去产能化”;其次,地方政府负债率较高,金融要“去杠杆化”;再次,房地产调整阵痛;最后是环境的要求,环境要“去污染化”。经济转型中的四大阵痛决定了中国正面临着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同时,也将迎来更多新机遇。

  文章分析,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将面临六大新机遇:

  第一是人口城镇化。人口城镇化进程将创造巨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加速消费升级。2014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4.77%。城镇化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优化和城市群的建设。近年来,中国城市群的规划和建设急剧升温。据统计,中国现有城市群总数已超过30个,预计未来5到10年内,中国城市群将涵盖全国815个城市中的606个,人口和经济规模分别占到城市总量的82%和92%。如今中国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包括“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这些都与城市群的建设发展紧密相连。城市群今后将成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和主平台,是中国经济发展中最有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增长极,更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从这个角度上说,未来的竞争不仅是产业的竞争,更是城市群的竞争。

  第二是经济服务化。消费升级将创造公共性服务、消费性服务和生产性服务的巨大发展空间。据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中国服务业占比将大幅上升,社会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将发生巨大变化。经济服务化的新常态将为企业带来丰富的发展机遇。应努力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关注养老、医疗、卫生、旅游、文化、物流业、互联网相关产业等领域的新发展、新动态。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嘲两只手”的合力,提高民间投资参与的范围和比重,共同提高经济发展效率与质量。

  第三是发展低碳化。资源环境瓶颈压力加剧、新兴产业勃发、消费者环保意识增强都将创造绿色低碳经济机遇。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2013年,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条措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也出台在即,将集中力量打好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绿色经济发展将带动数以几万亿元计的“治大气”、“治水”、“治土”的投资,为企业带来更多商机。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