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解析电影刺杀金正恩引发的风波

http://www.CRNTT.com   2014-12-23 11:50:36  


  中评社北京12月23日讯/英国利兹大学中国历史讲师 亚当-卡思卡特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指出,任何公开将矛头对准朝鲜领导人的举动,无论多么微不足道或是为了娱乐,都会引发朝鲜极为激烈的公众反应。毕竟,为了保护其领导人对执政合法性和国家政权的主张,朝鲜甚至祭出核威慑,即所谓的“宝剑”。无论它是否是索尼(Sony)网络袭击事件的幕后黑手,朝鲜已经赢得了暂时的胜利——维护了金正恩作为主权国家领导人的虚无缥缈的尊严。

  朝鲜急躁地对冒犯他们领袖的影片发出抗议算不上什么新鲜事。在一个网络搞笑图片也可能被视为冒犯“最高领导人尊严”的世界里,即便是来自朝鲜的唯一正式盟友——中国的影片也需接受审查。因此,要明白影片《刺杀金正恩》(The Interview)为何让朝鲜人在言辞上做出如此激烈而持久的反应——朝鲜人将该影片称为“战争行为”——就得回过头来看一看历史上金氏家族遭到的多次暗杀。

  朝鲜人相信,西方一直热衷于暗杀金氏家族领导人,或者以犯下战争罪为由起诉他们。朝鲜现任领导人金正恩(Kim Jong Un)的祖父金日成(Kim Il-sung)在1945年结束苏联流亡回到平壤后不久,就被人扔了一颗手榴弹,但被一位俄罗斯人所救。即便是在今天,朝鲜官方媒体仍在盛赞这位俄罗斯人。1950年,美国人获悉金日成在朝鲜极北地区行踪的情报之后,曾试图用绰号“泰山”(Tarzan)的巨型炸弹杀死这位朝鲜的首位独裁者。大约十年前,金日成的儿子、金正恩的父亲金正日(Kim Jong-il)在坐火车前往朝鲜西北部的旅途中逃过一场大爆炸。

  金正恩肯定知道,他不太可能被投票赶下台——对一个以超过99%的选票“当选”的人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就在一年前,朝鲜官方媒体对金氏家族内部的一场未遂政变进行了近乎恶毒的批判。金正恩因迄今还未进行任何国事访问而感到不快,但他在自己的国家里也很少旅行,他更喜欢平壤的安全感,这里有朝鲜战争期间平壤遭受轰炸时深挖的地道。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