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郑永年:中国政治中的“群众路线”

http://www.CRNTT.com   2014-11-04 09:22:59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郑永年
  中评社北京11月4日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郑永年今天在联合早报撰文《中国政治中的“群众路线”》,内容如下:

  群众路线在中国共产党所主导的政治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尽管历届中共领导层一直在强调,但这个概念及其所关联的政策,多年来也一直饱受党内外质疑。群众路线一直被毛泽东时期频繁发生的群众运动联系起来,似乎群众路线就是群众运动。如果是这样,群众路线应当被放弃。再者,那些强调制度建设的人,更认为群众路线与制度建设背道而驰,因此也应当放弃。

  在毛泽东时代,群众路线主要体现为群众运动。每当一场政治运动来临,群众运动必然会达到顶点。毛泽东也曾经探讨能否把群众运动制度化,即七八年来一次。毛泽东时代的经验说明,很难把群众运动制度化,因为运动本身是破坏制度化的;并且,每一次运动都会造成巨大的社会震荡和损失。但这既不表明群众路线可以放弃,或中共已经找到了其他更好的方式。毛泽东时代的群众运动,主要想解决的问题,是政府官员对人民的任意欺压。这个问题依然存在,并且越来越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替代了“阶级斗争”,因为社会难以承受不间断的群众运动,阶级斗争产生不了执政党所需要的政治合法性资源。不过,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群众路线在共产党的政治生活中,越来越边缘化了,结果造成了执政党越来越官僚化。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组织和官员的高度等级化。共产党无疑是世界上最具等级的政党。等级森严是执政党最大的特点。在党内,上级对待下级如同皇帝对待奴才,下级见到上级如同奴才见到皇上,上级脱离下级,干部脱离普通党员。所有政治组织包括政党,都有这种等级化的趋向。这也是德国社会学家米歇尔(Robert Michels)所探讨的论题。但中国的情况更甚。中共是一个巨大的组织,需要高度组织化才能实现有效管理和运作。从横向看,党组织从其内核到外围,不知道存在着多少圈层。从纵向看,如同其政府,党组织本身也分为不同的行政层次,有效地把党的高层和基层隔离开来。

  第二、政党行政化。近代以来,任何国家政治生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政治和行政的分野。中国的传统政治也强调分野,王权就是政治权力,相权就是行政权力。在今天的中国,很难搞清楚执政党是政治组织还是行政组织。这制约了群众路线。在处理和社会群体的关系时,要不高度政治化,没有专业精神;要不高度官僚化,不讲政治。政治是要处理执政党和社会群体的关系,行政主要是执行执政党的政策。一旦执政党演变成为官僚组织,它和社会群体的关系必然产生严重的问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