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要素市场改革的必要性与现实路径

http://www.CRNTT.com   2014-08-18 09:36:45  


 
  总需求结构严重失衡

  文章分析,要素市场扭曲有利于投资和出口,但是不利于消费。主要有三条机制。一是要素市场管制下的低要素成本尤其是低利率有利于刺激投资。二是要素市场管制下的低要素成本尤其是低工资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增强了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出口。三是要素市场管制下居民的要素收入偏低,从而可支配收入偏低,最终抑制了居民消费。

  在以上三条机制的作用下,中国总需求结构出现了严重失衡,体现在投资率过高和居民部门消费率过低。投资率已经从2000年的35%大幅提高到了2011年的48.5%。相比之下,全世界平均投资率仅为20%左右,即便放眼历史,各国投资率峰值也明显低于中国:OECD国家投资率最高仅为26%;日本、韩国和新加坡投资率峰值分别为38.8%、39.7%和46.9%;巴西、墨西哥和印度三个新兴经济体投资率峰值分别为26.9%、27.4%和38%。中国投资率较高是不争的事实,在投资率持续走高的同时,中国居民部门的消费率一路下滑,目前已经降至国际和历史低位。中国居民部门消费率已经从上世纪70年代的65%降到了目前的34%,大幅低于全世界的平均水平(60%以上)。以投资率过高为主要特征的总需求结构失衡导致经济过热、资产泡沫和产能过剩的风险大大提高,削弱了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过高的投资率还“挤出”了居民消费,导致居民福利水平没有随着经济增长而同步提升,长此以往将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消费结构失衡:海外消费取代国内消费

  文章指出,中国的消费需求不但仍然存在可支配收入过低和预防性储蓄过高导致的消费疲软等老问题,而且还出现了消费转移的新现象,即海外消费正在取代国内消费。据统计,中国境外游客购物支出超过了总消费的三分之一。而且,消费转移存在财富外流的可能性。

  消费转移的表面原因是人民币“外升内贬”。一方面,人民币对外升值使得在海外购物变得更加便宜。另一方面,同期中国CPI上涨了25%,如果将房价上涨等考虑在内的话,CPI涨幅将更加惊人。因此,相比在国内消费而言,人民币可以买到更多的国外商品,从而激发了居民海外消费的热情。

  消费转移的后果是加大了国内企业的生存压力,抑制了国内消费。另外,由于富人比穷人拥有更多从海外购物的渠道,在贫富悬殊的当今中国进一步加大了本已突出的社会矛盾而不利于社会稳定。

  要素市场改革是要构建完善的竞争性要素市场体系

  文章提出,1.要素市场改革不是简单地放松价格管制,而是要构建完善的竞争性要素市场体系。

  其一,市场化改革是指竞争性市场的市场化,而市场主体的多元化才能确保市场价格是竞争性价格而不是垄断价格。对于要素市场而言,如果市场主体是少量的甚至是单一的,那么即使政府放松了价格管制让市场自由定价,也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竞争性的市场化价格。这一点务必特别注意。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