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上海书展观察:奈保尔轮椅上的提线木偶

http://www.CRNTT.com   2014-08-13 14:22:54  


奈保尔每次出场,都是这样被几个人“架”上台的。图为四个工作人员把他抬上主席台。
  中评社北京8月13日讯/这个标题也许对长者有些不敬,却多少概括了21世纪以来最无争议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奈保尔在上海的前两次出场。在这个过程中,提线者是奈保尔夫人,看戏者是到场的嘉宾、媒体,而诺奖得主维·苏·奈保尔,则是那个被操控的木偶。

天时地利人和 奈保尔上海之行引人遐想

  奈保尔此次来华之前,预热不可谓不隆重,基本做到了天时地利人和俱在。

  首先,奈保尔作品的过硬品质是他的天时。奈保尔被称为21世纪以来最无争议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当然,这是从某本奈保尔小说腰封上抄下来的话,是书商的某种宣传,做不得数。但好像没见耶利内克、品特、赫塔·缪勒等诺奖得主享此赞誉。书商敢这么写,多少还是心里有底的。作品质量有保证,硬实力超群,这使奈保尔得到了天时的保障。

  其次是地利。此次上海之行,是82岁高龄的奈保尔第一次来到中国。任何的第一次都有独特的纪念意义。而且以目前奈保尔的身体状况,短期内再来中国的可能性也不大。因此,众多业内人士都抱着唯一一次近距离观摩偶像的机会来到上海,奈保尔也由此获得了地利。

  最后的人和,奈保尔更是不缺。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诺奖在中国的普及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媒体的介绍,更多的非文学爱好者开始了解并熟悉其他的诺奖得主。通俗地讲,现在中国认识奈保尔的人,比以前要多。即使对文学没有关注的人,听说某个外国老头得了跟莫言一样的奖,也会有一层天然的亲切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