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科院研究员:三峡工程将来最大受害者是上海

http://www.CRNTT.com   2014-07-17 11:05:08  


陈国阶,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
  中评社北京7月17日讯/“对上海有利的没有了,例如,泥沙对于上海是一个很重要的资源,过去平均每年要伸出四十米,现在没有了。对上海有害的现在增加了。例如,长江污染、海水倒灌、海岸冲刷等将加剧,对于长江口和东海渔业生态系统也将造成不利影响。”——谈到三峡工程队生态环境的影响时,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陈国阶认为,将来最大的受害者就是上海。

  6月14日,陈国阶在凤凰网评论频道与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联合主办的“三峡工程、水坝建设与环境研讨会”上,做了题为“三峡工程环境影响再认识”的发言,他在发言中从长江珍稀、濒危物种面临灭绝,库区水污染,陆生生态,地质灾害等多方面分析了三峡工程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下是澎湃新闻整理的发言实录:

三峡工程如何影响环境

  三峡工程不纯粹是个技术工程,更多地会牵连到生态环境、政治问题、社会经济各个方面。与其他水电工程比较,我认为三峡工程的环境影响有以下几个特点:

  综合性。可以说,从天上到地下,从陆地到海洋,从水生到陆生都受到了不同的影响。从大的自然系统上,包括地质环境(地震、山地灾害)、陆地生态系统、大气系统、水生系统、海洋;从社会层次,包括人文、文物、文化(巴楚文化中心);经济方面,包括城镇、农村、家庭,还包括工业、农业及其他产业;从生态系统层次上,包括基因、物种、种群、群落、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景观、自然地带等。总之,三峡工程的影响是一个社会——经济——环境的复合系统。

  流域性。三峡工程地处长江中上游的交界处,是在干流上将长江拦腰切断,改变了河流的形态,其影响包括长江的上游、中游、下游到河口,甚至到东海邻近海域。影响到全流域水资源时空格局的变化、水生态系统的变化和流域区域与部门利用和利益格局的变化。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