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国金融:利率市场化步入快车道

http://www.CRNTT.com   2014-03-10 08:44:07  


  中评社北京3月10日讯/近期,互联网金融话题火热。特别是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各类新型货币市场基金发展迅速,不仅吸引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也一度引发了许多激烈的争论。

  中国证券报发表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文章表示,抛开如何去界定或监管各类“宝”的争议不谈,货币市场基金爆发式增长,有其客观、合理的背景,是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也是推动利率市场化发展重要的力量。

  中美利率市场化比较

  文章介绍,1972年,美林证券推出了第一只货币市场基金,其对象主要是中小投资者。在当时的美国,《Q条例》对储蓄和定期存款都设有利率上限,而且也不允许支票(活期)账户支付利息。金融市场利率虽然不受限制,但投资工具(如可转让存单CDs和货币市场凭证MMCs,等)都有最低额度限制(当时为10000美元),中小投资者无法介入。到上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通货膨胀状况日益恶化,市场利率大大超过存款利率上限,货币市场基金因此急速膨胀。而与此同时,为应对挑战,银行业也开始绕开利率上限,创造出可转让提款通知账户(NOW)、自动转换储蓄账户(ATS)以及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MDAs)等一系列工具。就此,美国利率市场化大潮,如一江春水,奔涌而去。

  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相比,我们目前的情况有些类似:一样的存款上限,一样渠道受限的中小投资者,相似的创新工具,银行类似的反应,甚至还有相似的社会舆论环境等。所有这些都意味着,我们正置身于利率市场化加速的时期,虽然监管要求还在,利率上限还在,但金融创新正让其变得无关紧要。从这个角度,过去一段时间曾热议过的银行理财、同业业务以及影子银行等,或许都可看作利率市场化大背景下的产物,模式虽有不同,但条条大路都通往同一方向。

  当然,在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的驱动上,中美还是有所不同。上世纪70年代直到80年代上半期,恶性通胀一直都是困扰美国的难题,货币市场基金在收益率上对存款有压倒性优势,对银行产生全面冲击并不让人意外。反观中国,目前整体通胀还算温和,定期存款利率虽有上限,但理财产品的快速发展使其市场化程度已然不低。也正因为此,受压制程度较高、与市场利率相差较大的活期存款成了创新突破的重点。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加入,弥补了货币市场基金在支付方面的不足,在不借助银行的情况下,创造出了一个活期存款的完美替代品。

  简单说来,如果把货币市场基金看成“货币+基金”的组合,那么,在美国利率市场化加速时期,高通胀环境中,基金端(获得跑赢通胀的收益)是其成功的关键。而在当下中国,通胀尚无明显上升迹象的情况下,货币端(便捷、广泛的支付)或许才是其竞争力的核心。就这点来说,纠结于收益高低来断言某些创新的前景,可能并不恰当。这些产品长期的生命力依附于货币应用,当然,这也是判断其风险性质以及制定适当监管规则时的争议所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