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韩郭争霸:谁是青春文学一哥?

http://www.CRNTT.com   2013-12-23 11:52:18  


 
  “百家讲坛”与印钞机神话

  学术界的超男超女,打破了学术书与畅销无缘的魔咒,打开了学术普及的一条新路。多一点包容,给他们一点空间,让更多的读者喜欢上经典文化,也算一件功德。

  记者|何映宇

  “百家讲坛”的造富神话,是新世纪阅读史上令人难忘的一幕。易中天和于丹则是主演这出大戏的“金童玉女”。

  名不见经传的于丹,凭借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在“百家讲坛”连续七天播出的节目“于丹《论语》心得”,一时声名鹊起,当年开卷非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上,她的《于丹〈论语〉心得》仅次于易中天排名第二,翌年,更是力压易中天《品三国》(上下),将榜首的宝座收至囊中。最关键的,查14年的开卷虚构类和非虚构类排行榜,《于丹〈论语〉心得》以超高销量傲视群雄,成为名符其实的南坡腕,绝不可以等闲视之。

  “捧于”与“倒于”

  《于丹〈论语〉心得》甫一出版,首印60万册,这让于丹自己也吃了一惊:“我对出版行业不了解,60万在我的概念里简直就是个很大的天文数字。”

  在“百家讲坛”开讲之前,于丹是这个节目的策划,可以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吧。讲《论语》这个题目,也是于丹本人自己定下来的,但是让谁去讲呢?

  于丹觉得,不能把《论语》只当做外在的一种学问,而应该是内化的生活方式。其次,就是要深入浅出,注重讲述《论语》作为生活方式的方面,而不是其学术内容,在宣讲的过程中,加入大量的故事情节,拉近和观众的距离。

  这样的“学术说书人”还真不好找,最后,节目组的人说:“不如就你来讲吧。”

  于丹在北京师范大学讲的就是《论语》,讲了十多年,有丰富的讲课经验。于丹说她在大学里的讲课方法,和在“百家讲坛”上的就完全不同,还是非常注重学术性,“讲究严谨的考据,学术的系统,思想的深远”,但是她想在电视上做点新的尝试,因为她觉得,电视面对的人群和大学专业的学生不同,她想让15岁完全没有基础的孩子也能听得下去,通俗,是第一要务。

  她做到了,可以说,之后异常火爆的效果,正是于丹所追求的。

  当然,于丹一炮而红之后,也引发了极大的争议,批评之声不绝于耳,主要还是觉得,这种“心灵鸡汤”似的解读,到底是让观众接近孔子的本意,还是远离和遮蔽?

  作家李悦专门写了一本书,题目毫不藏着掖着,就叫:“批评于丹”;而“十博士联名倒于”更成为当年颇吸引眼球的文化娱乐事件之一。2007年,十位青年学者联名发帖声讨于丹,其中包括北大、清华的博士,甚至还有于丹所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同事,称于丹“极度无知,传播错误的甚至有害的思想”,还呼吁不要再闹出“把厕所当客厅的笑话”了,言辞激烈,甚至要求于丹从《百家讲坛》中下课,并向电视观众道歉。

  和青年人的激进态度不同,很多知名学者面对于丹现象显得宽容得多。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就认为:“于丹现象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一方面是她占据了资源,但同时她也创造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余秋雨、易中天现象都是如此,看你从哪个角度来看。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各个不同的领域都比较关注文化,可是,人文学科反而被边缘化了。我觉得健康的情况应该是:学术的钻研提升知识界的水平,然后为一般文化界创造一些好的氛围,这就需要一些学者来做通俗普及的工作;当然,庸俗和炒作直接干扰和冲击知识界,使得知识界躁动不安。一个社会从各个方面来发展,应该是分层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