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张亚中:台湾教科书史观的战略性逆转

http://www.CRNTT.com   2013-10-09 00:03:16  


 
  马英九在了解此事后,亦做出决定,教科书可以并用“日治”或“日据”,但是尔后政府的文书必须使用“日据”。至此,“日治”与“日据”的争议暂告结束,我们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果。

   感想与未来的努力

  此次教科书的通过在两岸关系史上有其极为重大的意义。从1997年使用“日治”开始,16年后终于又可以使用“日据”。李、扁时期所建构的“分离史观”、“去中国化教育”的大坝终于有了裂缝。只要继续努力,这条裂缝就有可能成为溃堤的裂口。

  这一场战役的历史意义是重大的,此次教科书事件,使得“分离史观”遭到了极大的挫败,从此不再专享政治上的“正确性”。经历16年后,台湾的教科书史观发生战略性的逆转,一场史观的“拨乱反正”,重新站上了发起线并开始往前推进。经由这件事,我们也认为“分离史观”一派为建立其论述基础,不得不与“皇民化史观”结合,以颂扬日本殖民来去中国化的作法,是悲哀的,也更显示“分离史观”是脆弱而不堪一击的。

  这次努力能够有成果,归功于几个因素:第一、正确的知识。无论是“日据”、“明郑”的使用,或其它重要的论述,我们能够集结台湾重要历史学者参与,并能提出依据,让审查委员无法从知识层面上来否定我们。另外,第二、正确的立场。我们站在中华文化与“宪法”的立场上据理力争,致使审查委员不得已放弃以“去中国化”为目的的“台湾是以多元文化为主体”的主张,也无法坚持会造成“一边一国”的用语。第三、坚强的毅力。我们坚持不退让的态度让审查委员无法遂其刁难的目的。第四、有限的经费。我们勒紧裤带,自筹财源,如果没有经费,我们难以进行此场持久战。第五、正义的奥援。多方舆论力量相助,充分显示“德不孤必有邻”、“有理走遍天下”的道理。总而言之,此次战役以“知识、毅力、财力”为基础,在面对挑战时,结合“监察院”申诉、行政法院诉讼、舆论媒体”多方力量,并让政府高层充分了解此事之严重性,终于得以突破障碍,取得成果。

  后续要将“分离史观”大坝裂缝变成裂口的工作甚为重要,未来工作的挑战仍然艰巨。首先,我们要将教科书卖到各个学校,让更多的高中同学能够阅读,以形塑他们正确的史观。这一方面我们希望高中老师能够采用我们的教科书,海外的华侨学校也能使用。第二、继续筹措经费,往下扎根,出版国中社会学科教科书,让年轻学生能尽早建立正确史观。我们希望社会人土能够多多支持我们的工作,当然,我们也希望马政府尽快修正现有以“一边一史”为内涵的历史课纲,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一边一史”的史观。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