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美关系迎来“毛泽东—尼克松”时刻

http://www.CRNTT.com   2013-06-05 09:55:57  


 
  经过三年多的反覆折冲,中美两国决策层就共同应对苏联、越南甚至是日本问题达成妥协,并通过“战略模糊”方式在台湾问题上形成“权宜之计”。“台湾事小、世界事大”,为了两国的现实利益,中美努力弥合了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巨大差异。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于1972年2月“越顶日本”、成功访华,两国签署了20世纪最重要的外交文件之一——《上海联合公报》,带来“改变世界的一周”。

  40多年前,毛泽东和尼克松的会谈并没有涉及“烦人的”具体问题,“几个要吹的问题限于哲学方面”(毛泽东语)。尼克松在会面中对毛主席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主席的一生我们是非常熟悉的。你从一个非常贫穷的家庭登上了世界上人口最多、一个伟大的国家的顶峰。……我也出身于一个很贫穷的家庭,并登上了一个非常伟大的国家的顶峰。历史把我们带到一起。问题是,我们的哲学不同,但我们都脚踏实地,都来自人民,我们可以实现一个突破,这个突破不仅有益于中美两国,也在今后的岁月中有益于全世界。这就是我来到这里的原因。”

40多年后的习奥会晤会谈什么?

  毋庸置疑,40多年后的习奥特别会晤某种程度上也需要谈谈哲学层面的问题,但长达两天的多场正式和非正式会谈肯定不会仅仅触及哲学问题,与1972年相比,今天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不可同日而语。无论如何,中美两国领导人需要以超越前人的全球视野、战略格局、历史远见和政治智慧,对未来数十年的中美关系进行“再定义”。人们期待着“改变世界的庄园会晤”和一份非凡的《加州联合公报》。

  说到底,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为的是“避免战略对抗”,其核心在于管理世界历史上前所未见的“竞争性共存”关系。尽管两国高层领导人不断强调稳定、积极、合作的中美关系的重要性,但不可否认也不应回避的事实是,外界普遍认为,中美战略竞争关系已然存在,中国已成为美国的主要战略对手。

  随着未来10至15年中国总体经济规模有望超过美国,问鼎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两国可能会更快地滑向一种敌对关系。有美国学者提出,这种状态虽然不是“冷战”(cold war),但却无疑是一种令人忧心的“凉战”(cool war)。去年11月,皮尤全球民意调查显示,66%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竞争对手,68%的美国受访者表示中国不可信,只有43%的中国人对美国持正面看法。

  两国对彼此长期战略意图存在着深深的怀疑。很多中国人认为美国处心积虑地围堵和遏制中国,而很多美国人则认为中国要把美国“赶出”亚洲,压缩美国的活动空间,欺侮美国的盟友,抢夺美国的权益,中国这几年在外交上的“强硬”则印证了这一点。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中美两国社会之间的互疑和威胁性认知似乎并未减少,两国关系长期健康发展的社会基础正受到越来越大的考验。

  无论如何,中美建立非敌对性关系是两国的唯一选择,双边关系的“漂流”状态是非常危险的。也许中美做不到真心实意的彼此欣赏,但在一个“大国战争你死我也不能活”的时代,两国除了合作之外似乎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基辛格在探析18世纪以来各大国玩弄“势力均衡”游戏的历史后指出:“在任何政治环境下,都存在着与意愿不符的因素,也存在着穷其一生都无法改变的因素。这是政治家必须有的一种姿态。而政治家的悲剧性本质正在于要与这种姿态作斗争。”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