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留恋港英意图“占中”是背离“一国两制”

http://www.CRNTT.com   2013-05-31 09:12:59  


中环联同邻近的金钟及湾仔,是香港的经济及政治枢纽。故此对于香港人而言,占领中环深具象征意义。
  中评社北京5月31日讯/香港资深评论员周八骏昨天撰文《留恋港英意图“占中”是背离“一国两制”》表示,因对现状不满、怀念旧时代而参加“占领中环”行动,是一种偏激和错误情绪的宣泄。尽管九七前“黄金30年”带来的实实在在利益,今天还值得香港一部分居民留恋,但香港发展民主政制不应该也不可能以寄望返回港英年代来实现。文章内容如下:

  因对现状不满、怀念旧时代而参加“占领中环”行动,是一种偏激和错误情绪的宣泄。尽管九七前“黄金30年”带来的实实在在利益,今天还值得香港一部分居民留恋,但香港发展民主政制不应该也不可能以寄望返回港英年代来实现。对香港现实不满,不能归咎回归,而应归咎英人没培养“一国两制”下“港人治港”人才,却精心培植“拒中抗共”势力,为特别行政区落实《基本法》、探索“一国两制”设置障碍。

  在所谓“占领中环”行动首批10位决志参与者中,有一位女性作家——陈慧。2013年5月5日,《明报》“星期日生活”刊登了有关采访陈慧的内容。从她的谈话中可以理解,她之所以参与“占领中环”行动,是因为她感到她所熟悉的香港已然失去。

  被英人“黄金30年”掠心者众

  陈慧母亲是土生土长香港人,父亲是内地前来香港的移民,在香港这块“借来的地方”和“借来的时间”里安身立命。那是香港历史上为数不少家庭相同或近似的故事。今天,陈慧表达对于九七前港英年代的怀念,以及对于九七后特区种种不满,在具有相似经历的家庭中,不乏同调者。

  应该承认,在1966、1967年香港社会发生大动荡之后,港英政府以时任港督麦理浩为首,推行了一系列涵盖经济、政治、社会各领域的改革措施,不仅迅速稳定了政局,打造所谓“黄金30年”,而且,为九七后尽可能延续大英帝国在香港的影响奠定了扎实基础。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