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张亚中:两岸涉外事务必须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13-03-14 00:11:38  


 
  我们可以想像,如果联合国通过一个这样的决议案,台湾民众会怎么样来看大陆。两岸同胞的心都是有血有肉的,大陆能够在国际参与上给台湾同胞机会,两岸的认同又怎么可能会愈走愈远。或许北京会说,如果现在让步,民进党执政怎么办?有关这一点,戴大使就表示,台湾是个民主社会,民进党迟早会再执政,北京要面对的是台湾二千三百万人,而不是哪个党。如果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是北京重要的理念,那么就应该对自己的作为有信心。

  还有一些事情是北京可以思考的。戴瑞明大使即表示,在两岸政治性的和平协议还没有签署前,北京仍然可以释放出善意。举例来说,不能邀请台北成为“南海会议”的成员以共同维护中华民族的海疆吗?不能邀请台北以适当名义参与“东协加一”吗?不能同意台北能够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的一个特别观察员吗?是否可以推荐台湾人物获得教科文组织下的“和平教育奖”(Peace Education Award)?是否可以主动协助台湾古迹文化申请世界重要文化遗产?有太多的事情北京可以做。我们相信只要有心,台湾民众都会感受到的。

   感想与期待

  至少是我个人完全同意北京大部分的主张,包括两岸应该尽量进行政治性协商、两岸应该建立沟通管道、两岸应该就涉外事务双方自行协商、两岸涉外事务必须在存量不变的基础上发展。

  我相信北京方面已经能够完全“理解”国际空间的参与对于台湾民众的重要,但是可能还是无法“感受”到这件事重要性。曾经在民进党执政时期担任“外交部”政务次长的杨子葆大使在会议中是这么形容台湾民众的感觉:“我们想要的是国际空间,这东西(国际空间)不实践,对我们造成的冲击有多大,对我们的情感伤害有多大”。

  我在开幕致词时提到,从1949年起,两岸分治六十余年。就外交而言,两岸在国际上却从来没有放弃面对面的对抗,双方进行的是国际政治上最难解决的“零和博弈”。两岸的外交人员在别国的领土上,进行没有硝烟的战争,相互斗争、水火不容,双方的外交成绩建立在如何迫使对方卷旗、离席、撤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