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评估中国经济需要长远视角

http://www.CRNTT.com   2012-11-08 08:45:21  


中国经济发展仍有巨大潜力和空间,幷将继续为世界经济的复苏作出贡献。
  中评社北京11月8日讯/最近,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形势高度关注。乐观派看好中国经济,认为中国经济正实现筑底企稳,呈现积极势头。有人则担心中国经济仍面临“硬着陆”险境。人民日报发表署名钟声的文章表示,尽管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然错综复杂,但大量事实和数据说明,中国经济发展仍有巨大潜力和空间,并将继续为世界经济的复苏作出贡献。

  文章分析,国际层面,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已全面融入世界,不可能不受外部环境影响。当前,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经济金融政策信誉和效用不足,无限度量化宽松政策导致流动性泛滥和各国货币竞相贬值,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一些国家政治内顾倾向上升,短视行为增多,对新兴大国搞贸易投资保护主义,这不仅有损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其自身经济复苏。

  国内层面,当前内需保持较快增长的难度不小,企业效益下降、财政收入增速减缓比较明显,经济趋稳的基础还不够牢固。但是还要看到,经济增速适度放缓,也是中国政府主动实施宏观调控的一个目标和结果。“十二五”规划的主题和主线是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确定的经济发展速度是7%。在增速放缓背后,多年来中国政府努力和期待的一些政策目标初现端倪,三个产业的比例更趋优化,一些落后产能加快淘汰。经济运行蕴含着许多积极信号,最新披露的9、10月份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正实现筑底企稳,第四季度经济形势还会继续向好。

  文章指出,登高才能望远。正确评估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需要超越一时和波动的数据,从历史和长远的视角看待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和空间。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完善和成熟,资金、技术和人才储备前所未有,应对方方面面风险的信心和经验前所未有。中国的财政和金融状况良好,不会出现类似美、欧、日的债务危机和财政悬崖。中国正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国际化,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从小康走向富裕。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