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赖幸媛访欧谈话有“捞过界”之嫌

http://www.CRNTT.com   2012-09-12 09:03:10  


 
  赖幸媛的这番话,之所以被舆论视为“捞过界”,是因为她只是主管两岸事务的政务官,却对外国人大谈台湾的“外交”事务,身份不对;而被视为“越线”,是她的谈话内容与台湾“外交部”关于“大使”问题所作的“澄清说明”完全不吻合,有可能会真正引起“北京的不满”。

  实际上,当上月底台湾“外交部”公布《驻外人员对外名义与加衔要点》,决定将其派驻无“邦交”国的代表处原先使用的代表、副代表名称,改称为“大使”、“公使”,及将办事处处长改称为“总领事”之后,台湾一些媒体对此提出质疑,指出既然“非邦交国”不承认“中华民国”,也就不会接受“国书”,因而将派遣该国的“代表”改称为“大使”,根本是多此一举的“小动作”。为此,“外交部”于九月一日连忙发出“澄清说明”:实务上,驻外人员派驻“非邦交国”时,“外交部”仍将考量各国实际情形,因地制宜核定适当名义对外,例如派驻“无邦交国”之“大使”,仍以“代表”名义对外洽公或与驻在国接触。对驻在国来说,我派驻当地之代表官员仍以“代表”之职称对外联系,不致引起驻在国质疑,也不会影响对外工作之运行。

  由此可见,台湾“外交部”还是顾虑到作为“非邦交国”的驻在国的处境和感受,并不强求其派遣的“代表”对外使用“大使”的官衔的,只是在内部管理上便于统一而已。但赖幸媛却反其道而行之,声称“他们就是大使”,就大有不怕“北京翻脸”及“非邦交国尴尬”之慨了。

  更不靠谱的是,赖幸媛还以“北京没有不满台湾向美国购武”为例,“淳淳教导”欧洲议会议员们说,“当欧盟听见来自大陆方面的抱怨时,别太在意就好”。按照这个逻辑,万一你们欧盟国家因为将台湾的代表改称为“大使”而与北京发生摩擦,不用担心,也别理他们,反正我们向美军购而引发北京与华盛顿的摩擦,北京也拿我们台北怎么样。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