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温建宁:中国经济已成功探底了吗

http://www.CRNTT.com   2012-07-20 07:52:01  


上海金融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统计系副教授 温建宁
  中评社北京7月20日讯/时隔三年之后GDP再度破8%底线,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已探底成功?中国当前和今后提振经济增长的有效方式又是什么?上海证券报昨天登载学者温建宁的文章“中国经济已成功探底了吗”,就此进行了探讨。 

  经济转型,离不开调整经济结构,扭转突出的结构失衡,经济增速难免会慢下来。如果经济减速在预期范畴之内,经济增长速度变化相对稳定,结构调整就能在有利条件下进行,不至于伤及经济本身。但经济下行加速,也向结构调整提出了挑战。

  GDP统计数据“破八”,在无形之中加重了国人对未来经济前景的担忧。大家的经济行为偏好,正逐渐偏向谨慎和保守,储蓄意识不断强化,即时消费能力下降,这不仅导致了产品过剩,物价水平急遽走低,也表明对大多数工业产品而言,也许去库存化只有降价,才能对接上实际消费需求。6月CPI从5月的3%直降0.8%,便是很好的证明。而且,使用银行贷款形式的消费下降,不仅抑制了楼价,还使得了汽车市场持续低迷,银行顿显放贷难。特别是,现有实体经济生产投资,因为盈利能力下降,被迫选择主动退出扩大再生产环节,转而进入各类高收益理财产品之中,采购经理人乐观预期和意愿降低,实体经济失血和贫血的情况持续,经济进入探寻底部的过程。

  考察最近三个月的新增贷款数据,就能理解央行在不足一个月连续两次减息的用意,不仅有减轻实体经济负担,稳定经济增长速度的意图,还有帮助银行体系大量存款找到贷款对象的目的了。4月新增信贷6818亿元,即使此后地方政府变相放松房地产调控,致使跟房贷密切关联的住户贷款大幅增加2137亿元,5月新增贷款才增长1114亿为7932亿元。只有银行降息之后,6月新增贷款才显着上升,达到9198亿元,直逼3月1.01万亿的最高水平。

  这从侧面说明,单靠降低银行利率,靠释放流动性来稳定经济增长,需要支付的代价和成本极其昂贵,甚至还不同于2008年的四万亿刺激计划,即使投入和花费不菲,不见得就能达到控制经济下滑的目的。这一点也能从股市上反映出来,6月沪市指数跌破了2300点时,央行及时启动了第一次降息,但不足一个月之后,沪指却跌破了2200点,纵然宣布了第二次降息,股市依然还在2200点下方运行。连对货币政策极其敏感的资本市场,对利率变动反应度都在降低,更遑论原本就敏感性较低的宏观经济对降息的反应了。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