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薛理泰:伊核问题上的战略博弈

http://www.CRNTT.com   2012-01-26 10:34:24  


 
欧盟制裁旨在釜底抽薪

  这次欧盟采取的措施,是迄今针对伊核问题的最严厉的制裁,旨在釜底抽薪,削弱乃至切断伊朗在核能领域筹措资金的能力,藉此向伊朗施加空前强大的压力,以迫使德黑兰重回谈判桌。尽管这项制裁对于深陷债务危机的欧盟国家,尤其是从伊朗进口价廉石油的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这三个国家,必然会给本国捉襟见肘的经济带来十分严重的问题,以雪上加霜。然而,欧盟诸国仍然取得共识,一致通过了这项决定,说明伊核问题确实涉及西方国家的“核心利益”,以致美、欧在处理这个问题时立场迅速趋于一致。

  上述情况说明,西方国家在军事、经济两方面双管齐下,在运用国家机器施压的努力上,已经旋紧了最后一个螺丝。可以说,这些努力业已达到仅次于对伊朗发动战争的地步了。至此,双方关系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下一步,就看伊朗能否迷途知返了。

  既然欧美认为伊核问题涉及其核心利益,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然则,如果伊朗不能见机而作的话,一场战争是断乎不能幸免了。假定这个前提正确,则国际社会加大对伊朗制裁的力度,实际上是避免战争降临的唯一途径。

  过去俄、中两国支持的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制裁伊朗的决议案,力度不到位,堪称不痛不痒,最终效果等于零。君不见,联合国决议案通过以后,伊朗仍然抓紧研制核武器的进度,不稍懈怠,而且在外交姿态上依然强硬,决不后退半步。过去联合国制裁伊朗的决议案究竟是否有效,由此略见一斑。

伊朗缺乏有效反制手段

  当然,俄、中两国出于国家安全利益,在伊核问题上持此立场,自有其考量的基点。问题在于,此等立场是否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唯一的鉴定标准就是此等立场是否有助于避免一场战争。

  下笔至此,就制裁与战争之间的因果关系作一番就事论事的探讨。在伊核问题上,确实存在这样一个逻辑:制裁奏效,则战争可以避免;制裁无效,则战争必然降临。有鉴于此,要在波斯湾地区避免一场高强度的局部战争,就要加大制裁的力度;倘若制裁的力度不到位,则一场战争终究不能避免。

  从战略博弈的角度往深处思考一下,则会发现欧美还握有足以制伊朗于死命的其他手段,尚未到无所不用其极的阶段,而伊朗对于欧美的强大压力却只有招架之力没有还手之功,至于有效的反制手段则付诸阙如。两造战略博弈的结果,是未卜先知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