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从地名演变看中国南海疆域的历史形成

http://www.CRNTT.com   2011-05-08 07:52:13  


  中评社北京5月8日讯/南海疆域是在中国人民对南海认识以及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中国历代文献中所记录的南海地名,对我们考察中国南海疆域的历史形成,提供了重要基础。

  一、从“涨海”、“珊瑚洲”看唐代之前中国人民对南海的认识和活动范围

  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汉代,中国人民已经开始了在南海的航行和生产活动。随着航海活动的持续开展,以及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渔业范围的扩大,中国人民首先发现了南海诸岛,并对南海有了初步认识。

   东汉杨孚《异物志》记载:“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缴外大舟,锢以铁叶,值之多拔。”三国时期万震着《南州异物志》记录了从马来半岛到中国的航程,其载:“东北行,极大崎头,出涨海,中浅而多磁石。”这两条史料的记述十分一致,其中所言“崎头”是我国古人对礁屿和浅滩的称呼;而“涨海”即我国古代对南海最早的称谓;“涨海崎头”指南海诸岛的礁滩。从杨孚和万震的记载表明,至少在东汉时期,我国人民已经初步了解到南海的基本特点。中国早期其他史籍中关于“涨海”的记录频繁出现,可以确定,在古代历史时期以“涨海”泛称南海已被人们普遍接受和采用。当然,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推论,“涨海”主要是指东沙群岛及西沙群岛局部海域,“珊瑚洲”主要指东沙群岛及其海域。

  至隋唐两代,“焦石山”和“象石”两地名的出现,表明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范围已经达到了西沙群岛。《隋书》记载,公元607年,“(常)骏等自南海郡乘舟,昼夜二旬,每值便风,至焦石山,而过东南,泊陵伽钵拔多洲,西与林邑相对,上有神祠焉。”其中记载的“焦石山”即礁石,从航程来看确指西沙群岛。唐代杜佑所着《通典》也有大致相同的记载,同样以“焦石山”指称西沙群岛。

  唐代又以“象石”指称西沙群岛。贾耽《广州通海夷道》载:“广州东南海行二百里,至屯门山,乃帆风西行二日,至九州石,又南二日,至象石,又西南三日行,至占不劳山,山在环王国东二百里海中。”据著名史学家冯承钧先生考证,其所言九洲石位于当今海南省文昌七洲列岛;占不劳山即今越南占婆岛;环王国位于今越南中部。从航程来计算,“象石”即西沙群岛。在后代,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都有“象石”为西沙群岛的记载。

  从上述,可以清楚地看到,至晚在汉代,中国人民已经对南海有了初步认识。至晚到隋唐,中国人民的活动范围已经达到东沙群岛和西沙群岛,标志着中国南海疆域范围的雏形已经初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