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国经济尚未到达“刘易斯拐点”

http://www.CRNTT.com   2010-08-15 07:54:07  


中国今天面临的不是“刘易斯拐点”,而是人口“老龄化”。
  中评社北京8月15日讯/“刘易斯拐点”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于1954年首先提出来的。此间《经济参考报》日前发表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孙时联文章表示,所谓“刘易斯拐点”,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变的过程中,随着农业部门富余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越来越少,以至最终转移完毕,劳动力也从过剩到达短缺的转折点。但是,这个转折点不是一个确切的时点或者年份,而是一个时间段,或者说是一个时间区间。

  判断一国或一个经济体是否到达“刘易斯拐点”主要依据如下三个指标:一是劳动力供求相对规模是否改变;二是劳动者工资是否发生显着变化;三是城市化比例是否达到一定水平,也即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是否已经转移到城镇等。

  “二元经济”发展必经两个阶段

  文章介绍,刘易斯在其题为《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创建“二元经济”发展理论。他认为,从“二元经济”发展到“一元经济”,必然经历以下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从纯粹的农业国家向工业化国家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单一的农业经济逐渐演变成为一个由传统的农业部门与 现 代 化 工 业 部 门 同 时 并 存 的 “ 二 元 经济”。在这种“二元经济”结构下,国民经济的发展首先表现为,工业部门相对于传统农业部门的迅速发展和扩张,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大量转移;这种转移不仅为工业部门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还提高了劳动力本身的生产率和农业部门的生产率。这不但能够有力地推动全社会的经济增长,还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来自世界银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在中国,劳动人口从报酬递减的农业部门转移到报酬递增的工业部门,使得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倍左右。在过去的30多年时间里,正是这种劳动力转移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创造了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奇迹。
 
  第二,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型阶段。随着农村剩余劳动人口的转移,以及随之而来的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剩余人口进一步增加,这些剩余劳动力会继续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工业部门也会因此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一循环往复将一直持续到,把沉淀在传统农业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完毕,至最终出现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为止。

  随着“二元经济”的完全消解,农业部门也开始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直到它的生产率与工业部门的生产率最终接近,经济进入一元状态,“刘易斯拐点”也随之到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