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 |
中国钢企何以“恨铁不成钢 ” | |
http://www.CRNTT.com 2010-06-11 11:16:58 |
几乎每年的铁矿石长协矿价格的谈判都是一次媒体争相报道的“盛宴”,因为这块近几年愈加“疯狂”的石头不仅牵扯到国内众多钢企新一年的收成,也关系到钢铁产业以外的众多民生产品价格的涨跌。但让公众失望的是,在近几年的谈判中,作为铁矿石进口第一大国的中国钢铁企业越谈越失利,话语权尽为旁人掌握。(6月10日《经济参考报》) 在人们一次又一次将关注的目光投向铁矿石年度谈判的背后,是大家渴望知道中国钢企何时不被牵着鼻子走的急切愿望。中国目前采取的铁矿石谈判机制主要是由中钢协和宝钢牵头的大型国内钢铁企业作为代表与力拓、必和必拓以及淡水河谷三大矿业巨头签订长期协议,并谈定新一年度的铁矿石供应价格。在谈定价格之后,由具有铁矿石进口资质的国内大型钢铁企业向三大矿企进口铁矿石,并转卖给其他钢企和贸易商。 虽然这一谈判机制已经持续多年,但在近几年的谈判中,中国钢企代表却始终只有“谈”的义务,却无“判”的权利。结果是,每年谈判一次,铁矿石就涨价一次。自从2003年以来,国际铁矿石基准价格分别达到8.9%、18.62%、71.5%、19%、9.5%和65%的涨幅。即便如此,三大矿业巨头仍不满足,为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们终于在2010年铁矿石谈判中抛出指数定价机制,试图以更接近市场的指数价格取代施行40年之久的年度协议价格。 凭借着铁矿石供不应求的态势和垄断地位,今年以来,矿业巨头们统一的谈判策略是采取“最后通牒”方式,即提出价格上涨要求后限期答覆,不接受就以停止供货做威胁。作为和中国钢铁企业唇齿相依的上游企业,矿业巨头们已抛弃了之前“互利双赢”的原则,同自己的最大客户撕破脸了。 而作为铁矿石买家的中国钢企,却只能一次次地被动接受他们的漫天要价。除去少数国内大型钢企有望较快和矿业巨头达成相对优惠的协议价外,即将消化掉原有库存铁矿石的绝大多数钢企将纷纷从现货市场拿货。 日前,中国钢企接到了力拓的通知,要求今年三季度的协议矿价定为离岸价147美元/吨,相较力拓二季度的结算价格上涨19.5%。力拓的这一出价相比其今年第二季度的结算价格123美元/吨高出了20%左右,考虑到目前澳大利亚到中国的海运价格——13美元/吨,再与目前的贸易矿现货价格150美元/吨相比,则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倒挂。 面对极有可能出现的长协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倒挂,钢企现阶段却讳言违约或减产。在矿业巨头掌握绝大多数资源的情况下,钢企一旦违约,很可能面临矿石巨头断供的威胁,连基本生产都成问题。这也是目前国内钢企对矿石企业敢怒而不敢言的关键。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