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 |
莫让7000万观众目标成为上海世博会的“紧箍咒” | |
http://www.CRNTT.com 2010-05-14 08:46:59 |
首先,观众人数能说明一定问题,但绝不是衡量一届成功世博会是否成功的指标。影响观众人数的因素有许多,如展览举办国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程度,交通设施的完善程度,酒店餐饮业的接待能力,甚至包括天气因素等等。任何一个因素出了问题,都可能会给观众人数造成影响。如果看到前期的观众人数不多,后期采用各种方式去免费赠票(如日本1970年大阪世博会前期参观人数也不多,后期全国总动员,动员包括农民在内的全国观众去参观,结果创造了6000多万人的世界纪录),或者直接鼓励公职人员购票或者赠票去参观等方式。考虑到中国13亿人口的巨大规模,要达到甚至超过7000万我想并不难。只是,靠这种全民动员的形式,创造的一个世界第一,意义有多大呢?中国的强大世界早已公认,我们还难道还需要用这样一个世界第一来证明吗? 其次,要考虑时代的变化,国人甚至全球公众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了解世博会,没必要一定到现场。世博会观众比较多的几届,如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界博览会(综合),175天,参会人数2257万。1958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世博会(综合),186天,,参会人数4150万。1967年加拿大蒙特利尔世博会(综合),185天,参会人数5031万,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综合),183天,参会人数6422万。这些世博会人数很多,可是要考虑到当时的媒体信息还不是很发达,特别是还没有出现因特网。公众要对世博会要有直观的认识,除了去现场几乎没有更多的选择。而在21世纪的今天,网络已经大为普及,几乎所有信息都能在网络上得到充分的展示,网民能够从网上便捷的获得所有的信息,不用出门便可以了解世博会里面的新技术,新概念,全新信息可谓一“网”打尽。有了如此便捷的方式,很多人都会选择在网络上一睹为快,还要他们像以前那样付出时间和金钱的巨大成本,千里万里的从外地奔赴上海去现场观看,就显得有点不切实际了。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