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俄国人为什么怀念斯大林

http://www.CRNTT.com   2010-03-15 14:39:39  


 
  他出身寒微,父亲是个鞋匠,母亲是农奴的女儿,父母都不识字。在公开场合,斯大林只提过父亲一次。他说,作为一个鞋匠,父亲不是一个真正的无产者,因为他仍有小资产阶级思想。

  之前的3个孩子都夭折了,母亲叶卡捷琳娜把她全部的爱和心血给了索索(或索塞罗,斯大林的爱称)。她是一个标致的红头发女人,因为丈夫像许多格鲁吉亚男人那样把挣来的钱都买酒喝光,她不得不拼命干活养家糊口。她洗衣服、烤面包,收拾屋子,缝制衣服,让索索吃饱穿暖,令他体格健壮、精力非凡。

  10岁那年,他差点被父亲送到制鞋厂学手艺而不是继续在神学院上学。鞋匠对孩子的母亲咆哮:“你想让我的儿子当神父?休想!我是个鞋匠,我儿子将来也是个鞋匠!”又过了一年,鞋匠在一次酒后争执中被人用刀子捅死了。

  自15岁离开家,约瑟夫离格鲁吉亚渐远。他在俄罗斯生活、工作,成了俄罗斯人。叶卡捷琳娜到老也不了解儿子所取得的地位,她曾经搬进克里姆林宫住过一段时间,很快又回到老家格鲁吉亚,住回那幢老房子,睡那张很窄的铁床。孙儿孙女很少跟她来往。她去世前,斯大林去探望,她对儿子说:“真遗憾,你没当上一个东正教神父!”

  斯大林在一所东正教神学院受教育,头两年非常用功,后来因为偷看禁书挨过好几次处罚。

  他先是被格鲁吉亚传奇故事中的英雄们迷住了,尤其是卡兹别吉描写的绿林好汉柯巴(无情的人)。青年时代,他管自己叫柯巴•斯大林。

  他喜欢的俄罗斯作家是果戈里、谢德林、契呵夫以及托尔斯泰,他也读巴尔扎克、雨果、萨克雷的作品,萨克雷的《名利场》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的书单里值得一提的还有:达尔文《人类的起源》,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斯宾诺莎《伦理学》,门捷列夫《化学》等。多年以后,斯大林还常常提到它们。

  1928年11月,斯大林接见瞿秋白和张国焘时,眉飞色舞地讲述他如何在32岁才得到《资本论》第一册,并在警察环伺的境况下偷读了那本圣书,接着花了好几年时间熟读马恩著作,才懂得一点马克思主义。

  第一次读到图林(列宁笔名)的一些著作后,他向同学宣布:“我无论如何应当见到他。”1901年前后,他结识了一些有马克思主义信念并与列宁有联系的工人,组成了“第比利斯领导小组”,除了印刷《火星报》,还创办了格鲁吉亚第一份革命报纸《斗争报》。

  斯大林深信列宁是一个非凡的人物。1903年底,流放西伯利亚时,他第一次收到列宁的来信,起因是他向侨居国外的好友写信称赞列宁及其主张,而朋友将这封信转给了列宁。

  斯大林开始撰写一些社论,如《俄国社会民主党及其当前任务》。他早期的文章和演讲都是以东正教祷文的韵体文写的,这让工人读起来很亲切;他后期的文风更加朴素和直截了当。他是第一个称列宁为“山鹰”的人,也是最早使用“列宁思想”这个词组的人之一。直到去世前,他都称自己为“列宁的学生”。一些俄国历史学家试图证明,斯大林确实是因为共同的理念走到列宁身边,而非政治投机。

  2009年元月去世的中央党校姜长斌教授却在大量鲜为人知的资料中发现了斯大林早期实践活动中的一些问题,揭示了他早期理论观点中的许多错误。姜长斌指出,斯大林早年即1901-1907年对列宁是很敬重的,尽管他在一些重要问题上还吃不透列宁思想的实质。但从1908年开始,斯大林有了一些“理论功底”,再加上革命低潮带来的困境,使他不像早期那么敬仰列宁了。革命低潮时期,他表现出孤独、犹豫动摇、悲观失望。从1913年初到1917年3月,整整4年,斯大林没有写过一篇文章。姜长斌认为,这不是《斯大林全集》年表中因“警察更为严密的监视”造成的空白,深层原因是斯大林对列宁的革命理论和实践曾经发生过动摇。

  列宁非凡的演说才能是公认的。列夫•托洛茨基看重的是列宁的手势、声调、音色,斯大林却被列宁演讲中的逻辑吸引,他曾经分析过列宁就农民问题提出的口号“妙在哪里”。

  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两年前抵达莫斯科的张国焘是惟一见过他的中共代表。张国焘在列宁学院留学时,有朋友告诉他,现在的莫斯科已今非昔比,斯大林支配着一切,与他抵触即为异端。列宁在口授的两封给苏共十二大的信(也称“列宁的遗嘱”)里,写了对斯大林很不利的评价,并建议把斯大林从总书记位置上调开,任命另一个“较为耐心、较为谦恭、较为礼貌、较能关心同志而较少任性”的人担任。但经过高层6人小组的讨论,这封信只在小范围宣读而绕开了十二次党代会。斯大林的地位受到威胁,他提交了辞呈。但那些经他仔细挑选出来的中央委员,连同托洛茨基,一致投票不接受他的辞职。之后,他用了将近半年时间跟托洛茨基斗争。随着列宁的逝世,托洛茨基在党内地位急剧恶化,终于出局。

  成立于20年代初的政治局,到1924年4月,其成员只剩下斯大林一个人。他战胜了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和布哈林,成为一个两亿多人口大国的至高无上者。

  在他向最高权力迈进的过程中,有两个特点令人印象深刻:克己和镇静。他能坐在角落里,抽着烟斗,一动不动地听一个激动的人说上一两个钟头,只在提问时打破沉默。(本刊记者李宗陶)


一国社会主义是斯大林模式理论基石

  从年轻时成为一名布尔什维克、一位职业革命家起,斯大林就钻研马克思列宁主义。在献身这份事业的过程中,他产生了这样的信念:他命中注定要领导俄国,他要使俄国安全、强大,他要创造一个新社会——为此作出怎样的牺牲都不过分。

  围绕“在一国首先建成社会主义”的理想蓝图,他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开展了全国工业化和农村集体化运动,实施了一个又一个五年计划,以及政治清洗运动——凡是反对他或怀疑这个历史蓝图能够实现的人都是他的敌人。在这个过程中,斯大林体制逐步形成。

  “一国社会主义”是斯大林模式的理论基石,是在20年代联共(布)党内大论战中提出和确立的。姜长斌教授指出,它作为一种政治口号,对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起过重要作用,也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异乎寻常的沉重代价下得以开展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这套理论体系本身蕴含了一系列原则性的错误,决定了苏联从一开始就走上了歧路,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他认为,斯大林体制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而是俄国历史传统和社会环境的产物。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