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宽松货币政策 应逐步退出

http://www.CRNTT.com   2009-11-15 12:37:44  


宽松货币政策,应适时做出相应调整。
  中评社香港11月15日讯/《大公报》今天登出余柏全的文章“逐步退出宽松货币政策”。文章表示:“目前中国经济回升还不够平衡,不适宜太快过度紧缩货币政策,但货币政策的总体基调应该是逐步中性化,从宽松走向稳健和中性,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保证中长期项目投资,货币政策则控制通货膨胀。”文章内容如下: 
 
  今年8月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恢复,全球正在形成一股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浪潮:8月24日,以色列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成为自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首个加息的国家。随后,印度央行宣布将商业银行法定流动资金比率调升至25%。而澳洲央行继之前加息四分之一厘后,近日再加息四分之一厘,成为全球独一无二两度加息的经济体。这些先行调整刺激政策的国家,多是在金融危机中受影响较弱或经济复苏速度较快的经济体。例如,据印度政府估计,本财政年度印度GDP增长将达6.5%至6.75%,经济回暖态势较好。

  然而,全球经济的失衡依然是明显的。全球经济还没有彻底稳定下来。因此,各国政府在绸缪退市的同时,亦不敢放胆迅速收紧银根。近日美国已表示货币政策不紧缩,并进一步延长房地产优惠政策。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也表示不紧缩。

                中国货币政策多变化

   1997年至今,中国货币政策基调发生了多次变化:适度从紧、从紧,后来变为适度宽松,事实上是极度宽松,最近又作出适度宽松的微调。每当经济迅速下滑的时候,政策调整速度快,力度大,短时间即刻到位;而在经济逐步向上、物价逐步走高的时候,政策收缩却相对比较缓慢。


  在此次世界性经济衰退中,中国经济受了很大的冲击,中国政府为了抵抗危机而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成效显着,今年经济增长达到8%已成定局。但是中国今年1-3季度的经济增长是投资拉动型的。在7.7%的增长中,投资贡献了7.3,消费贡献了4.0,出口贡献了-3.6。同时,预计今年贷款增长将达到10万亿元。这样带来了一个问题,如此高的投资率和巨大的贷款规模,在世界经济衰退触底并反弹、出口贡献率有可能转正的情况下,有没有必要维持。

  当然,目前中国经济回升还不够平衡,不适宜太快过度紧缩货币政策,但货币政策的总体基调应该是逐步中性化,从宽松走向稳健和中性,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保证中长期项目投资,货币政策则控制通货膨胀。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