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国应如何避开“中等收入陷阱”?

http://www.CRNTT.com   2009-08-03 11:17:06  


 
  未来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在哪里?核心在于如下几个方面:推动改革,放开市场,建立保障,改善分配。
 
  所谓推动改革,首先当然要坚持在市场经济领域中的各项改革和对外开放,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新的形势下推动深层次的体制改革,包括政治体制改革、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政治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这一老的命题,现在到了纠正的时候。我们从中国各地涌现的民众与政府的冲突事件、政府腐败引发社会不稳定、民众对政府失去信任等现象中,应该非常严肃的认识到,一定程度的民主化改革已到了十分紧迫的时候了。
 
  以中国的网民为例,据最新统计,中国的网民数量已达到了3.2亿,而且还在以每月800万至900万人的速度增长。中国大陆的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22.6%,超过21.9%的全球平均水平。3.2网民将带来中国新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政治生态。从市场角度来看,3.2亿网民是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从社会及政治来看,3.2亿人参与其中的网络世界,将扮演更多的社会监督者的角色,甚至左右着社会事件的发展。面对愈加汹涌的网络民意,政府需要用新思维及更快速去应对,公权力必须做出相应变革。
 
  放开市场是中国未来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中国的市场经济并非是完全放任的市场经济,而是存在大量的行政垄断和市场垄断、要素价格管制和市场活动干预,中国市场的活力并没有得到更大的释放,尤其是鼓励创新、保护创新的市场环境还远未形成。这种情况将在至少两方面对中国经济形成抑制:一是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受阻,成为有很多国有经济巨头在控制的“有限市场化”的市场。我们可以看到,在此轮经济危机中,中国国有经济的力量已经加强,国进民退的现象十分普遍。如果这种格局持续,今后金融资源低效率配置、行政化配置的现象仍将十分流行。
 
  二是中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将会受阻。此轮经济危机清楚地告诉我们,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已到了必须转型的时候。经济转型意味着中国过去所赖以增长的经济体系发生变化,产业体系要进行大规模的、持续的、系统的升级,源于中国企业的创新应该成为一种普遍的、持续的企业活动。但创新和产业升级都要求中国的市场环境有一个较大的提升,也要求政府提供更多的支持,并进行更多的自我改革。
 
  中国未来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下建立起有效的社会保障和分配公正机制。中国必须正视经济发展后社会利益的多元化,需要实现分配公正、行政廉洁以及法治社会。因此,必须保障民众正当的利益诉求以及有序的社会参与,并将行政机构置于民众监督之下。中国建立社会保障和调整分配机制,实际上是转变经济发展观念的过程。经过了多年偏重效率的发展之后,中国现在应该有能力作出战略决断:将民众的福利置于更重要的发展目标,甚至牺牲一部分经济增长速度来提高民众的福利。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