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香港物价“垄断自由” 必须警惕

http://www.CRNTT.com   2009-01-15 15:33:11  


香港垄断行业太多,是成本高涨的重要原因。
  中评社香港1月15日讯/香港《文汇报》今天发表蓝海的文章“保民生须适度监控物价”。作者认为,在“今天民生困顿,社会贫富悬殊越来越严重的现实下,香港官员们还在高喊要恪守‘自由经济’原则”,而奇怪的,正是在这种“金科玉律”下,大商家可以进行垄断式的经营,甚至操纵价格肆意地攫取最大的利润。作者强调:“政府应保障市场交易公平”。文章内容如下:

  新年期间,有两则新闻尤引笔者关注和感怀,一是“无饭食”的市民愈来愈多,食物银行的口粮供不应求,香港社会的贫穷,逐渐演变成社会问题,使人感到恍如时光倒流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之感;二是香港民众展望2009年,乃全球最悲观的一群。 

  很多人不禁要问:今天的香港何以“黑云压城城欲摧”,东方之珠竟黯然失色至此地步?可悲的是不仅港人自己悲观,就连来港旅游的内地旅客,也为香港社会的万马齐暗、故步自封而多有微辞。 

      内地客不满两地物价差异巨大 

  最近,一篇内地来港游客写的题为《香港,一个去了就不想再去的地方》的文章,热传内地多个网站,引起网民广泛的关注和回应。文章列数了作者在港旅游的三大感受,分别是港人普通话不灵光、殖民地色彩遗风浓烈以及消费比之内地高得不合理等。尤其第三点,作者写道:“一小碗面便要四十多,三个饺子要十二,一碗炒饭要六十多,一瓶矿泉水动辄都要十元,而港币和人民币的汇率只为一百比八十八,这就难以理解了。因为香港同深圳就一河之隔,为什么在内地物质大量供应香港的情况下还比深圳要贵那么多呢?……如此高的物价,也难怪一般月入一万以上的市民都要抱怨度日艰辛了。” 

  对这些议论和评价,港人本身有何看法?我想,大多数市民对物价早已惯于横来逆受,习以为常得近于麻木了,就算偶有人在报章传媒稍提一下,社会反应也是十分微弱低沉的,更遑论政府重视及改善了。 

  香港连续十五年在全球自由经济度指数都居榜首,并不是徒有虚名的,是付出了代价的。直至今天民生困顿,社会贫富悬殊越来越严重的现实下,香港官员们还在高喊要恪守“自由经济”原则,“市场万能论”、“积极不干预论”仍如幽灵般地紧锢人们思维与观念,深刻地影响和主导政府的决策与施政。 

  正是在此“金科玉律”下,大商家可以进行垄断式的经营,甚至操纵价格肆意地攫取最大的利润;地产商可以逆市加租而无需顾及本地营商成本之高企;电力、交通等公用事业在政府“利润保证”政策下,可以不顾市民反对,执意决定加价;民用石油气加快减慢,在世界能源价格已全面走低的现况下,14kg罐装现仍卖208元,比最高时只降了20元;涉及民生的粮、油、食品,超市日趋垄断式的包办,不管“无饭食”者愈来愈多,在内地价格已全面回落下依然有涨无减;市民每日必需的肉、菜皆由本地批发商高度垄断,零售价格竟比粤省邻近地区贵五、六倍(难怪走私肉菜猖獗)。很多民众就想不明白,在港粤币值与收入都日趋接近的情势下,内地粮油肉菜来港既无纳税,也非远程贩销,何以两地价格相差会如此之大? 

  凡此种种,无外乎说明所谓“自由”也者,就是只有操控市场的自由,没有小市民置喙、责疑物价的自由! 

            政府应保障市场交易公平 

  问题似乎很容易牵涉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弊端等复杂议题上去。但是,当今世界追求社会公平、融和已成为新世纪的时代潮流,尤其是经过这场金融海啸之后,更是引起了欧美社会对现行政治经济乃至整个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的反思和批评。 

  香港这短短的十年,先后两次饱受金融危机的蹂躏,对香港脆弱的经济的打击之重及给民生带来的困扰之深,其中香港本身经济社会诸方面深层次的原因,难道就没有值得我们去思考检讨之处? 

  在一连串的裁员减薪的坏消息接踵而来之下,因失业而生活无着的贫困市民会越来越多。民以食为天,倘有上百万市民连基本生活都成问题时,社会危机即进入最高的警戒线内。经济学者们告诫我们,金融海啸最困难的时候还没有到来,我们很难估计,今年香港的经济环境将坏到什么地步?如果失业问题进一步失控恶化,香港要面对的,恐将是近数十年来最大的社会民生危机!尽管,曾荫权提出“保经济民生”作为今年施政的最大着力点,但是,目前香港除了一些修修补补或派糖式的小打小闹外,我们至今看不到港府有什么全面性的得力有效的措施、准备,去迎战和挽救这个可能给香港带来空前灾难性的危机。 

  我们认为,保民生除了保就业外,市民们期望政府在涉及千家万户的物价问题上,走出旧思维的桎梏,对民生衣食住行必需品之物价作适度监控,使香港的市场有更多的公平和保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