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负债累累的美国会破产吗?

http://www.CRNTT.com   2009-01-12 10:20:25  


 
  回顾2008年,美国房地产市场崩溃,股票狂跌,但是国债价值却看涨。这种涨势有两个原因:第一,经济前景不明,股市风险太大,人们愿意拿钱买国债,靠固定的生息率而旱涝保收。第二,政府信誉好,不可能欠债不还。如果债务太多,政府就会增加税收来还债。此乃旱涝保收之根本。换句话说,面临这么大的经济危机,许多人觉得自己手里的钱投给谁也不如投给政府可靠。结果,大量热钱涌向国债市场,抬高了国债价值,压低了国债的生息率,乃至十年国债的利息从年中的4%以上一度跌到了快2%,乃五十年来最低值,现在仍基本维持在2.5%以下。而短期国债,比如一年的国债,利息仅0.04%出头。以至于有经济学家甚至说,现在已经有了国债泡沫! 

  这一状况,就给了美国政府以非常强的竞争力。举例而言,你买个房子,需要三十年期的贷款五十万,如果信用良好,利率一般也要7%;三十年后付清时,你的支付总额是一百四十多万;如果你的信用差则会更高,如支付12%的利率,支付总额则达到二百一十多万。而如果政府要来买同样的房子,用国债融资,鉴于现在美国三十年国债的利率只有3%,那么,政府最后的支付总额才一百万,实际花的钱还不到12%拿来的贷款的一半。再比如要造个桥,私人企业如果支付7%以上的贷款利率,政府仅仅支付2%,那么让谁花这笔钱更有效率呢?怎么能说政府加大投入就是违反市场规律呢? 

  事实上,在百业萧条之时,特别是在受金融风暴的冲击而银根紧缩的情况下,人们对私有企业暂时丧失了信心,不敢往股市中扔钱;企业花钱的费用也太高,不愿意继续贷款扩大生产。大家都不花钱,经济当然要衰退了。这时候政府如果信誉好,民众闲置的资金就都用来买国债,国债的利息一下子就跌下来。这样政府的债虽然大,低息之下的财政负担却未必大,手里可支配的钱自然多起来。这时一味的小政府理念未必合乎市场规律,相反,政府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花钱刺激经济。只是政府必须在金融市场的限制之内运作,负责地花钱。如果权力不受限制、不负责地花钱,就会使国债超过未来的财政收入、政府就面临破产危机,那就会导致国债市场的恐慌,使国债价值狂跌,利息也不得不跟着猛涨,借贷费用就会不堪重负。 

  衡量一个制度的好坏,不仅要看其繁荣的时刻,更要看其在遭遇危机的时刻的表现。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国债价值体现了政府的政治信誉。华尔街如今风声鹤唳,但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信誉依然巍然屹立,致美国国债市场坚挺,这也是联邦储备银行不停降息而不引发通货膨胀的本钱。经过这么大的经济危机,国债能维持如此之价值,这样的制度,乃西方自十三世纪以来几经曲折发展出来的政治经济框架,是市场与宪政相互呼应配合的典范,其底蕴深厚。相比之下,这一所谓七十年不遇的经济危机,不过是点小风小浪而已。所以,面对华尔街的风暴,我们从中不仅要总结其教训,更要学习其经验。 

  (作者薛涌系美国波士顿萨福克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