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应尽早“投石问路”

http://www.CRNTT.com   2008-11-07 11:53:48  


两岸经贸期待更紧密的合作
  中评社香港11月7日讯/台湾《经济日报》今天发表社论“尽快抛出大石头 ”,认为大陆海协会长陈云林率领协商代表团,为两岸经贸互动“搬走了许多大石头”;但是对于将要以两岸经济合作机制为重点的下一次海协会、海基会的“陈江会”来说,应该尽早“投石问路”,包括“特区式”的实践,
 
  连日在风风雨雨中跌跌撞撞前进的对岸海协会陈云林会长所率领的协商代表,终能顺利完成各项预定的任务,为两岸经贸互动搬走了许多大石头,一如预期地奠定了两岸关系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在民进党围城、堵路、推挤等行动愈演愈烈,几近不可控制的状况下,海协会一行甚至规画要提前离台;不过在离台前,已经预告半年之后在北京举行的第三次江陈会谈,将以两岸经济合作机制为重点。

  这一次划时代的会谈,虽然因绿营的激烈抗争而充满戏剧张力,但达成协议的议题,包括周末包机平日化、北向航线截弯取直、扩大航班与航点等,均早在预料之中,而且可谓渠道已成,只待水到而已,并不能言艰巨。尤其跟下一次要触及的经济合作机制相比,就真是小巫见大巫。如果这几碟小菜都会招来绿营“丧权辱国”之讥,不惜撕毁其和平、守法的笑脸百般阻挡,可以想像难度数十百倍之高的经济合作机制会面临多么巨大的阻力。

  两岸的经济合作一直是国民党与执政团队近年来大力鼓吹的发展方向;不问萧“副总统”近年来高唱入云的“两岸共同市场”、仿效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两岸经济自由贸易区,还是对岸比较偏好的亲密贸易伙伴协定(CEPA),本质上都代表两岸关系超越三通所促成的正常化,更进一步迈向在租税与关税上更为优惠、商品与厂商可更自由往来的特殊关系。当禁止三通横亘道间,用了20年时间才得以去除,则要在短短半年之间,以此为基础走上更亲密的关系,其困难度可想而知。

  最大的困难,端在于我们的人民并未做好心理准备,对于两岸经贸更进一步松绑,可能创造的利益,既无具体的领会,可能造成的冲击,更如鬼影幢幢,思之即不寒而栗。只要此一障碍不除,以马政府的行动力与决断力,任何形式的经济合作机制都只是梦想,永远难以成真。但若无法以实际的体验证明利益远大于损害,横亘道中的错误观念也难以去除;两者形成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恶性循环。

  不过,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对岸错误地揠苗助长,基于“腾笼换鸟”的空想,而下重手全面打压做为经济成长主要引擎的加工出口部门,倒为两岸创造了一个被迫走向进一步合作的契机。

  中国大陆以广东地区为主的加工出口部门,在劳动合同法、企业所得税法以及削减出口退税优惠的重重打击之下,纷纷丢盔弃甲、狼狈逃窜;驯使对岸下半年出口成长率直线下降,进而导致多年来高达两位数的经济成长率骤然跌落至8%上下,识者多认为已落入不安全的区域之内。台湾的中上游产业骤失去出口对象,因而台湾的出超自7月起转为入超,对大陆的出口转为负成长,一时半载不见好转的迹象,导致台湾经济的擎天一柱也立时崩颓。

  当两岸经济都祸起萧墙、痛受摧残之际,如何同病相怜、相需相濡,共同度过难关,乃成为双方共同的迫切需要。这一对难兄难弟急于透过互补有无、互惠互利而降低艰困企业的经营成本、创造提升竞争力的有利条件,就成为突破经济合作障碍的重要助力。

  但这样的力量显然不可能大到化解全民对全面进入特殊经贸关系的疑虑;因此最妥善的做法,就是引导此一助力进入小范围的区域,在封闭的实验性地区,从事经贸自由化以及两岸进一步合作的小规模探索;一方面具体彰显其可能利益,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另一方面则在此实验过程中,对软、硬体建设应兴应革之处多方尝试修正,做为向全面经贸自由化迈进的准备。

  目前酝酿中的营运特区,是从事上述实验最理想的对象。如果能够在北、中、南不同地区,设置营运总部特区、深加工出口特区、运筹转运特区,短期以吸引大陆台商返台投资为目标,中期则做为两岸特区之间经济合作的实验场,长期目标即在于为全区经贸自由化完成充分的准备。同时若藉两岸高层直接互动的机会,要求对岸除了若干已然运作的特区如厦门及天津滨海新区之外,也可以在海峡对岸福州、漳州一带划定更大范围的经贸特区,与我们的特区相互呼应、连成一气,共同实验经贸合作模式,则双方期待早日完成的经济合作机制,才能在此一具体基础上,获得成功的机会。

  30年来,中国大陆自共产经济走向市场经济,除了决心与勇气之外,更有赖摸着石头过河的智慧。今天两岸要共渡更为宽阔的恶水,何不尽快抛出大石头! 

  (来源:联合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