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中评智库:“一个中国”话语体系逻辑与挑战

http://www.CRNTT.com   2016-12-15 00:08:28  


 
  第二,经典论述以“政治话语”为主要外在形态,存在一定泛政治化倾向,较之于“台独”论述而言,尚需更多的理论架构支持。在“一中”经典论述的话语体系中,诸多缺少论证的“政治话语”成为这一体系的主要表现形式,而不少学者对“一中”论述的论证更是立基于对政治人物的话语分析,以政策表述为论证依据,从而使经典论述在一定意义上沦为政策复述。可以说,经典论述的泛政治化倾向,是导致台湾方面回避和排斥“一个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政治话语本身具有重实体结论、轻程式论证的特点,经典论述中许多表述被认为是“不证自明”的,如“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的话语表述为大陆方面政界、学界广泛使用,而“台独”理论建构者面对这一表述却并不信服,而是从史料中寻找不利于此的“证据”,形成一套否定经典表述的论述链,从而使“台独”论述“看起来”比“一中”论述更具说服力。大陆学者在形塑“一中”经典论述的过程中,多使用政策言说的研究方法,多数成果都是对两岸相关政策的解读和复述,而与之对应的是,对相关问题的理论建构有所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一中”经典论述的理论基础不够牢靠。反观“台独”论者的论述,其论证十分注重对各学科既有理论的改造与应用,多能够形成一套至少在形式上具有一定逻辑性的理论模型与其所提倡的“台独”理论相匹配。由此,相对于十分强调理论建构的“台独”论述而言,重政策言说的“一中”经典论述对台湾民众之说服力略显不足。

  第三,经典论述以“被动回应”为主要形成方式,在两岸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缺少主动理论建构,这导致经典论述与时代相对脱节,话语形态陈旧,而“台独”论述则可有针对性地掌握话语斗争的主动性。在“一中”经典论述的理论论述中,多数论述是针对“台独”论述的“被动回应”,而缺少“主动创造”,如国际法学者以政府继承、国际关系学者对公民投票等理论诠释和分析“一中”经典论述的背景。往往是台湾学者或政治人物提出某些特定的“台独”说辞(“分裂国家论”、“住民自决论”等),亦即是说,大陆方面的“一中”经典论述的论证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台独”论述的“被动回应”,而非“主动建构”。这直接导致经典论述未能紧随两岸关系发展的形势及时调整。在当前台湾青年世代已然崛起的形势下,“一中”经典论述未能及时跟进,引入并建构与之相适应的理论元素。

  第四,经典论述的论述逻辑尚存部分不够周延之处,容易受到“台独”论述有针对性的挑战与攻击。除论述形态和形成方式方面的原因外,“一中”经典论述的两条论述逻辑,均有尚欠缜密之处,详言之:1)上述历史逻辑之论证,其逻辑起点和论证材料无疑是正确的,但就历史研究的学科特点而言,对于历史材料和现实证据的解读,存在着多视角性,同一材料既可以从“一个中国”的角度解读,也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解读,特别是“以台湾为中心的历史观”,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按“政治反抗文化”理论解读台湾历史的说辞,客观事实论证的有效性受到冲击。2)上述现实逻辑之论证,以无可争辩的国际法理论与事实为依据,以国际法理论与实践为依托,形塑“一个中国”的经典表述形态,对于我们从国际法层面维护“一个中国”的法理事实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这一论证逻辑的起点是两岸在国家主权层面的同一性,其论证前提与结论表现出一定的重合性,因而论证结论极易陷入循环论证的逻辑僵局之中,同时,其论证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大陆和台湾在国内法意义上同属一个国家的理论建构,为台湾方面从国内法层面提出影响两岸主权统一要素的理论学说提供了可能性。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