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论 】 【打 印
烧钱买增长已成为中国经济的过去式

http://www.CRNTT.com   2015-06-21 08:13:35  


  中评社北京6月21日电/国家统计局15日正式公布了2015年第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创下近6年来最低点。

  IT时代周刊发表察哈尔学会研究员张敬伟文章表示,这一数据并不令人意外,因为之前公布的CPI和PPI同比增长数据凸显中国经济下行的态势还在继续。在全球同此凉热的不景气市场氛围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多次强调,世界经济进入新平庸时代。作为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中国经济,难免受全球经济形势的传导。

  文章分析,中国经济,就数据言似乎不好看,从趋势看还在下行中。但中国经济不应局促于数字和一些微观瑕疵,而应有宏观视野。中国决策层的宏观举措有:一是法治和市场成为社会治理和市场管理的主旋律;二是政府转变职能正在高效求实;三是政治考核摆脱政绩至上和唯GDP崇拜;四是调结构的深化改革多元渗透和齐头并进,从金融财税到资本市场,再到社保体制,涉及法治、权利等各个方面;五是改革开放进入深水期,自贸区扩容正在释放着新的改革红利;六是“一带一路”战略正在国内及国际两大市场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效应,与此配套的“两行一金”(亚投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丝路基金),尤其是亚投行,富有国际感召力,对全球金融秩序起着破旧立新的作用。与此带动的不仅是中国资本和产能走出去,为后危机时代的全球市场带来活力,更重要的是加速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而人民币国际化又将对国内金融系统和资本市场产生倒逼作用,从而使调结构的深化改革发生涅盘式升华,催生中国模式的形成。

  执著于工业增速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还有CPI、PPI等数据,对中国经济可能会得出悲观的结论。尤其是聚焦于萎靡不振的楼市,当然也包括高企的地方债,观察家们对中国经济难免会忧心忡忡。

  文章称,人们忘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在美欧日等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这些经济体的法治健全、市场完备,遭遇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可以用普适的货币政策工具去拯救经济。以美国为例,美国经济率先走出危机泥潭,采取的是多波次的量化宽松(QE)。日本和欧洲依样学样,通过大水漫灌式的QE去通缩。日本和欧洲前赴后继的QE成果还有待观察。

  但对中国而言,法治水平、社会治理和市场基本面,都赶不上美日欧的水平。因而,中国面临的急迫任务是调结构的深化改革,以期达到美欧日那样的市场化平台。否则,简单地拿来美欧日的量化宽松药方,会适得其反。

  因而,在去通缩风险、破解地方债和摈除楼市沉屙等国际机构紧盯的中国式“硬伤”方面,中国采取的是温和稳健和复方疗治的方式。以通缩为例,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不久前的博鳌论坛上强调,我们必须要谨慎、警惕看一下通货膨胀趋势是不是会继续持续下去,是不是会出现这种通货紧缩的情况。从第一季度的通胀率看,CPI同比增长率为1.2%,低于去年第四季度的1.5%,远低于3%的目标。“谨慎”和“警惕”面对通缩的货币政策是温和的,央行在4个月里已经两次下调基准利率,并削减了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未来可能还会降息降准,但这些举措都属于滴水漫灌而非开闸放水。

  3.30楼市新政也非以往的政策性救市,而是释放首套房和二套房两个层次的刚需诉求。未来不排除还会有相应的楼市新政出台,但不会刺激楼市成为稳增长的兴奋剂。此外,还启动了万亿地方债置换计划,以减少地方债带来的风险。

  文章指出,中国经济不可能再回到大投资烧钱买增长的时代。消化过剩和落后的产能,通过系统改革使中国社会和市场步入法治和秩序平台,实现宏观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是“新常态”语境下的现实使命。审视中国经济,需要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