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从东京沙林毒气事件看恐怖主义与日本社会

http://www.CRNTT.com   2015-03-21 10:52:12  


这是2005年3月20日,在日本东京地铁霞关站,地铁工作人员为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中的遇难者默哀,以示悼念。当天是这一事件10周年的纪念日。
 
  “我感觉车厢里的灯都好像关上了一样,两眼一片漆黑”,浅见先生描述了他当时的感觉,这是由于沙林毒气的影响导致瞳孔缩小后的反应。夫妇二人在列车抵达人形町车站停稳开门后,踉踉跄跄地走到月台上,之后便瘫坐在站台的座椅上晕了过去。 

  “我并不知道之后怎么样了,等我再醒过来的时候,已经躺在病床上面。”浅见先生对于现场的处置一直抱有不满,“我觉得我还没完全晕过去的时候,似乎是闻到了站务员或者列车员身上沾到的沙林的味道”。 

  尽管浅见先生表达了不满,但实际上很难要求当时的站务员对此能有应对手段——“毒气”对于1995年的日本来说,是50多年前战争时代的词语,只在历史和化学课本上有所耳闻。到底发生了什么,站务员、列车员、急救队员一头雾水。没有任何预案,也没有任处置的经验。东京的消防、急救系统在1995年3月20日的早上虽然有序地进行着病人的接入工作,但是除了给他们进行输氧之外毫无办法——因为没人知道这些可怜的乘客“得了什么病”。 

  从1995年起,比佐子夫人一直饱受着沙林毒气的煎熬——她的眼睛留下了后遗症。每当她因为眼部不适就医的时候,医院方面只能回答她,“这是因为你年纪大了”。比佐子夫人只能慢慢接受了这个说法。“向前努力的活着吧。如果把一切原因都归咎到他们身上,没完没了地讨求不可能的赔偿,我们还怎么正常地生活?” 

“像面对死亡一样的恐怖” 

  浅见夫妇下车之后,站务员和列车员依然没有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列车仍然继续前行。林泰男释放的沙林毒气仍在车厢肆虐。在列车抵达八丁堀车站后,一名普通的公司职员,时年30岁的高桥和之登上了这趟列车。 

  高桥清楚地记得当时的场景,“车厢里(我)边上的人,面色都十分可怕,鼻涕和眼泪止不住地流淌。有一部分人昏倒了,瘫坐在地上。我觉得情况十分不妙。”在列车抵达筑地车站后,车厢里还没有昏迷的乘客开始向门口移动,准备逃离这班列车。但不幸的是,多数人没有逃过这一劫。列车打开车门后,更可怕的场景出现在高桥和之的眼里,“几十人在走出车厢后就昏倒在了地上,我当时吓坏了,立马从座椅上站了起来,踉踉跄跄地往外跑”。高桥和之也受到了沙林毒气的侵袭,“(跑着跑着)就觉得喘气十分困难,鼻涕眼泪什么的都流出来了”“但是我觉得我不能倒在车站里面,就更加努力地跑”。终于,高桥和之连滚带爬地逃离了车站,昏倒在车站的地面出入口楼梯上。 

  在医院醒来时,高桥和之还没有完全摆脱沙林毒气的侵袭,看到自己身体上被插着各种管子,回想起刚才的恐怖场面,“感觉就像在面对死亡”。康复之后的高桥和之,对于筑地车站产生了巨大的心理阴影,每每想到这个车站,他就会想起那恐怖的场面和毒气侵袭带来的恐怖体感。这些回忆与感觉让他多年都不敢靠近这个车站,出行时也通过换乘等手段绕开。直到2010年,45岁的他才在心理健康指导人士的帮助下来到筑地车站,经过数个小时的努力,他在那里睁开了紧闭的双眼。“直到那时候,我才觉得,‘啊,总算摆脱了困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