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在上海读“洋”校

http://www.CRNTT.com   2014-09-22 12:16:38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最受人们关注的有关国际学校的问题,包括四大方面:学校是否有合格资质、师资是否能够过关、高学费是否物有所值、压力不大并以留学为目的的教学是否能得到认可。

  上海是中国各类国际学校和国际课程开设最多的城市,国际学校的到来,无疑将上海教育推向了国际化的最前沿。

  从最早专供外籍学生就读到向中国学生开放,国际学校进入上海20多年,给中国传统的学校教育提供了参照。

国际教育黄金年代

  13岁的Anna(化名)现在是上海一所民办国际学校八年级的学生,在进入这所学校之前,Anna的求学经历可谓“丰富多彩”。 Anna的一年级和二年级分别在两所公立学校的国际班完成,这之后,Anna全家在美国居住了2年,因此,Anna的三年级和四年级是在美国读的。回国后,Anna进入一所国际学校,但刚从美国回来,Anna完全不能适应这所学校的学习方式,大堆作业压得她喘不过气来。Anna的父母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让Anna在家接受教育,利用网络教学资源,Anna没有停止学习。

  不过,在家上学的弊端慢慢显露出来——Anna缺少朋友,觉得很孤单。Anna重新回到学校,尽管是中国国籍,父母还是为Anna选择了国际学校,他们希望Anna健康快乐地成长,更重要的是,国际学校可以为Anna未来选择国外留学提供更多的机会。

  在上海,像Anna家这样有“海归”背景的家庭越来越多,“海归”们的孩子有可能是外籍,也有可能是中国籍,但不管什么国籍,家长们对孩子教育的需求已经与传统中国家长不同,国际学校正好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

  外籍人子女和“海归”子女的教育需求,促成了中国教育市场的迅速蜕变。包玉刚实验学校总校长吴子健说,海外名校纷纷抢滩上海,就是看中了这个特殊市场,不仅是上海,其实全国都掀起了“国际学校”办学热。

  在一些开明人士看来,国内经济发展造成的消费升级,加之国人对于国内教育存在诸多不满,导致了国际学校热潮,“一些中产阶层或者更好一点的家庭,会寻找替代化的教育方式,国际教育提供了一种选择。”

  中国家长对国际教育的热衷,从一个数据中就能得到印证。2013年年底,有媒体开设了关注于国际教育领域的微信平台正式上线,微信平台每七八分钟便能增加一个用户。在4万多用户中,近40%来自上海,10%来自北京,7%来自广东,还有5%来自江浙一带。

  上海世界外国语中学校长厉笑影认为,留学低龄化也是促使国内国际学校快速增长的原因,“现在很多家长甚至从孩子幼儿园时期就开始考虑孩子出国留学的相关问题。但很多家长又会觉得过早出国留学,孩子的价值观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都未形成,他们不能接受孩子未来仍是黄皮肤,但内心已经完全西化。所以,这些家长觉得如果能够在中国本土接受国际教育,大学再出国会是更好的选择。”

  田健东是国际教育领域的资深观察员,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田健东介绍说,由于近几年国际教育受到热捧,国际学校的概念也在慢慢延伸。

  在中国有两类提供国际课程教育的学校。一类是经过教委批准成立,同时具有招收中外籍学生资格的全日制学校,如包玉刚实验学校、上海星河湾双语学校;另一类是公办或民办高中里,主要针对中国学生开设的国际班或国际部,如世界外国语中学的国际融合课程高中项目(IIC-DP)、格致中学的AP国际课程班等。

  自2010年7月《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试点开设高中国际课程”以来,上海市普通高中开设国际课程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相当的办学规模。至2012年,已有15个区县的33所学校自发举办高中国际课程教育教学,引入的高中国际课程达到18种。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