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从制度源头上消除债务风险

http://www.CRNTT.com   2013-12-24 09:04:18  


  中评社北京12月24日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提示地方债务风险,事实上,这只是中国债务困境的一角。事实上,当前,无论是中国的金融部门还是非金融部门,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私人部门,都面临着高债务模式已经变得不可持续的问题。

  证券时报发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文章称,目前,中国的信贷规模已经名列世界第一,M2/GDP达到2,远超过日本的1和美国的0.7。当前,中国企业信贷/GDP达到130%。中国全社会信贷杠杆在2008年之前的若干年一直都维持在150%的水平上,且波动幅度不大,其中企业信贷占比为96%。2009年以后,信贷规模出现了快速上涨,2010年升至124%,2012年升至130%。此外,信贷资金投放还一直存在“重大轻斜等结构性矛盾,信贷投放集中于政府项目、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传统行业,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与新兴行业信贷支持力度不够。

  文章分析,债务也有自身的周期规律,一般而言,负债会提高当期需求,带动收入和资产价格上升,改善各主体偿债能力,经济预期回报较高则会有更多债务需求,形成一个正反馈的加杠杆周期,当正反馈过程结束后必然面临去杠杆压力。转折点一般在资产价格开始转向时,背后是货币政策收紧。

  企业部门的债务周期对应着产能周期。加杠杆、增加借贷对应着产能扩大,接下来是去杠杆、去产能。目前,中国实际产能利用率仅为70%左右。2008年以来,从杠杆率的行业分布来看,中国资本密集型部门产能过剩比较严重,而且越是哪些产能过剩的行业,其资产负债率越高,其中主要集中在地产和基建相关产业链的重资产行业中。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工业行业的产能过剩从局部行业、局部产品的过剩转变为全局性过剩。在我国24个重要工业行业中有19个行业出现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

  文章指出,目前,中国企业面临的宏观大环境发生了结构性改变,特别是对于大企业而言黄金增长期已趋于结束,人口、劳动力、储蓄率都面临着结构性变化。对大部分制造业企业而言,劳动力成本将逐步提升,工业企业部门的利润有可能越变越保在盈利大幅下降的同时,一些大企业却仍寄希望于通过借贷进行资本套利。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国非金融部门借入的外债余额4879.38亿美元,以当年汇率平均价计算,折合人民币3.07万亿元。企业部门通过非正规渠道借入的外币私债可能存在相当规模比如通过境外募资,然后与国内企业在境外机构进行货币互换交易转入国内。在过去人民币渐进升值的路径中特别是近三年,由于美元的利率水平较低,低于人民币,负债外币化可以获得显着收益。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