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杨东平:教育变革有赖于底层力量

http://www.CRNTT.com   2013-12-18 15:02:14  


《吾国教育病理》,郑也夫着
 
延伸阅读:中国教育的出路

  2013-11-03 00:00:00 陈心想 学者,美国

  摘要:中国教育积弊之深让国人上下揪心。虽说讨论教育问题成为日常社会话题,也有一些不错的见解,但多是就教育谈教育,对教育的深层病因探索不够,故而难以提出有效治本之法。

  中国教育积弊之深让国人上下揪心。虽说讨论教育问题成为日常社会话题,也有一些不错的见解,但多是就教育谈教育,对教育的深层病因探索不够,故而难以提出有效治本之法。郑也夫先生这本《吾国教育病理》一书跳出教育的藩篱,从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角度来探讨,穷根究底,直指根本,开出药方。本书秉承郑先生一贯的治学风格,厚重的理论、广博的知识和信息,以及优美的文笔融在一起,向读者娓娓道来那些你想象不到的真知卓见和大小道理。阅读该书在理解中国教育的同时,更是一种难得的激活思维的智力活动的享受。

  本书中关于教育和创新人才的论述给我印象极深。从进化角度入手,郑先生认为,“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才都是稀缺的”,原因是“基因注定的,不可更改的,至少在基因工程启动之前的历史是这样的”。为什么自然选择会让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那样稀少呢?因为人类历史上环境在较长的时间内都是稳定的,稳定的环境人们依靠前辈积累的经验可以应付生存,对创新的需求很少。也因此,人们后天的学习主要在模仿,而不是创新。可是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这个我们生存的环境。享受工业革命的成果同时也遭遇到了祖先不曾遇到的新问题。因此就要以创新来解决新问题,同时又制造新问题,再通过创新来解决。

  培养创新人才教育领域最时尚的词汇之一,而基因决定了这些创新人才是“稀有动物”。教育要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能识别哪些人是稀有的创新人才。可惜,郑先生从智商、知识积累、成绩单与创新能力关系的角度分析的结论是,我们难以找到可靠的东西来识别潜在的创新人才。

  知道优秀人才是什么样子,我们尚且未必可以培养出来。对于我们识别不出来的那些稀缺的创新人才,还谈何培养呢?可是,我们教育界似乎共识性地在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所以,针对中国社会和教育揠苗助长的现实,郑先生很痛心地指出,我们的教育不是在促进创新人才的成长,而是在摧毁学生的创造力。这也是现今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所在。

  根据郑先生的分析,创新者往往都是“脱离正轨的人”,而我们的教育对这些不着轨的家伙通常是难以容下的。我们的教育是“扁平化的”。有创造力的学生被繁重的复习和考试磨去了“个性”,成绩差些的一再督促和努力,也把成绩提起来了。这样整个教育出来的学生群体同质性很强。所以作者说:“我们有理由怀疑,在这种过度的干预中,原本有着创造潜能的少年,被修理成常人”。

  在论述创造力的摧毁时,作者提到了古代科举与当今科举的不同。科举制筛选的人才在智商上是优秀的,但其最大的缺点是不但不能筛选出,甚至极大地扼杀着有创造潜力的人。古代社会因为对创新的需求小,所以科举的这个负功能没有大碍。但是当今社会极大需求创新,依旧无休无止的复习和科目的增多,造成当今学生比古代举子负担重得多。加上教育的大众化造成“今天的竞争十倍于古代,乃至现代科举制对创造性的杀伤力也十倍于古代。”

  所以,在认知上的不对称,一方面,我们不知道如何识别创造潜力的人才,更不知道如何培养,另一方面我们知道怎样很容易摧毁创造力。这告诉我们“创造潜力是脆弱的东西;而积极的努力不是有益无害,大不了白干,而是为害的可能性颇大”。超一流的创新性人才都不是刻意培养出来的。所以,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都需要“提供一个宽松、宽容、自主、自在的学习环境,不做其他干预,不期然地,创新性人才就产生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