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以公平为指针构建一体化社保体系

http://www.CRNTT.com   2011-03-05 09:47:36  


 
  文章认为,在上述三大分割中,最突出的问题可能不是城乡分割和地区分割,而是身份分割。这是因为城乡分割和地区分割尽管也有一定的政策性或体制性原因,但主要还是由城乡和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造成的。要消除这种分割,除了在社保政策上加大资金投入和制度创新,更多地要依靠城乡和地区间经济的均衡发展来实现。身份分割则不然,其成因和性质与城乡和地区分割完全不同,其经济上产生的后果也不同,故而解决办法也应有所差异。

  所谓的身份分割,通俗地说就是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社保实行双轨制。前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建立个人账户,基本上实行“基金制”,以自己工作期间的储蓄为退休后的生活开支融资。后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不建立个人账户,退体金完全由财政支付,实行财政学上所谓的“现收现付制”。在两种不同的融资方式背后,更为实质性的问题是两套体系的保障水平相差过大,很多地区的差距甚至相隔二到三倍,一些企业的工程师退体待遇甚至不到机关勤杂工的一半。

  这种保障体系分割和保障水平相差过大的现象造成的不公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不满,其本身也对经济运行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其一,是人力资源在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之间的流动趋于单向化。由于企业工作付出较大、稳定性也相对较差,再加上退休后收入大幅低于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员工一旦有机会,大多愿意加入机关事业单位,相反,机关事业单位员工大多不愿意加入到企业,这里面既有工作期间和退体后的待遇差距问题,也有机关事业单位未建立个人账户,一旦进入企业工作会导致个人账户记录不足,退体后保障更差的原因。一个正常的社会应该允许并鼓励人员在私营部门和公共服务部门双向流动,因为这会提高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加大知识扩散,增益社会。双向流动渠道的不畅,其损失是明显的。

  文章指出,身份分割和双轨制不仅造成横向不公,扭曲了资源配置,同时还造成了代际之间的纵向不公,其后果甚至更为严重。据统计,全国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总费用由1990年的82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1828亿元,16年间增加了21倍。随着老龄化的来临,下一代的人供养当前一代人的负担还会迅速加大,而“现收现付制”与“基金制”相比,前者的负担会更多地由下一代来承担。如果不进行大幅度的改革,迅速增加的负担有可能危及国家的长远财政安全。

  社会保障制度从19世纪的德国推广以来已有100多年,社保建立的最初动机是公平,且始终以公平为最高原则。但中国多重分割的社保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本应以促进社会公平为目标的社保制度变异成社会不公的来源。因此,以公平为指针消除社会体系分割,构建一体化的社保体系是一件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的事。

  文章最后说,要达致公平,除了积极推进农村社保体系建设,确保每一位公民享受社保权利之外,还应该逐步提高农民社保水平以及缩小地区社保差距。更紧迫且更容易办到的是消除身份分割,此项改革面临着相当有利的经济环境,如任由利益掣肘,错过最佳时机,一旦经济成熟进入低速增长阶段,改革成功的可能性要小得多,甚至会给全社会留下一个巨大的难题,某些国家和地区的教训就是前车之鉴。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