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台湾街友 哀愁的社会边缘人

http://www.CRNTT.com   2011-02-13 11:34:59  


 
                     沦落为游民的结构因素

  造成游民增加的结构因素包括:

  1.失业:失业率升高,游民增加,这是常见的经验。因为失业导致家庭所得中断或降低,付不出房屋贷款或租金,就被债权银行或房东赶出家门。1980年代的美国,因失业率升高而游民人数暴增。2008~9年的全球金融海啸,都造成美国、欧洲、日本,甚至台湾游民人数大增。

  2.房价高、社会住宅短缺:新保守主义席卷全球的1980年代,美国的公共住宅预算被删减,英国也出现类似的经验;东西德合并东德人民大量涌入西德,导致西德住宅供给不足,都是造成游民增多的元凶。荷兰、丹麦、瑞典的社会住宅量相对多,游民相对少。游民会优先被安置进社会住宅。

  3.都市更新:住在都市违章建筑区、贫民窟的穷人往往因都市土地开发,或都市更新,仅得到少额的补贴或补偿,致无法购买或承租合适的住宅,而成为游民。在各国家(或地区),有色人种、原住民、移民常常是这种情形下出现的新游民。

  4.去机构化:1960年代欧美各国推行的去机构化运动,犯罪者、精神病人、老人、身心障碍者被释出,回归社区与家庭。

  然而,一旦家庭与社区无力,或无意愿照顾,这些人成为游民的风险升高。

  5.福利供给不足:社会福利紧缩,或供给不足,游民必然增加。如精神疾病与身心障碍医疗与安置机构不足、家庭暴力预防与介入方案不足、少年服务方案短缺、社会救助严苛、药酒瘾戒治方案短缺、游民服务体系未建构等,都是游民增加的原因。

  游民发生的原因不一,难以完全归咎个人,往往是个人与结构互动下的产物。不过,社会福利体系越健全,社会包容性越高的国家(或地区),人民沦为游民的机会越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