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国学天才”为何进不了复旦

http://www.CRNTT.com   2010-08-26 12:01:31  


    
  下一个“孙见坤”还会出现
   
   7月25日,马建敏接到孙爸爸的电话。电话里,这位身心俱疲的家长用沙哑的声音说:“山西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到了。”
   
  当时马教授的心里就“咯噔”一下,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结局。然而他不得不承认,在目前的高考录取制度下,这个结局“迟早都会出现”。
   
  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他曾了解到陕西省招办的一些顾虑:如果这次为孙见坤开了这个口子,“条子生”、“关系户”等腐败问题就会接踵而至,来年将冒出更多的特例,分数不达录取线,却可以通过校方和教授的坚持,进入名牌大学。
   
   “在什么情况下,将制度和灵活操作结合起来,这是一个很难把握的问题。”马建敏说。
   
  复旦大学招生办主任丁光宏悲观地表示,在现行体制下,孙见坤不会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遭此命运的读书种子。
   
  国学大师钱穆的女儿、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钱易也十分关注这个“国学小天才”的命运。她感叹,现在的中国无法培养出大师。她的父亲钱穆在做小学和中学教师时,坚持自学,研究学术,经过18年努力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而成名,“那时候并无考核,完全是出于对研究的热爱”。她的堂兄钱伟长,在毫无基础的情况下,大学转学物理,竟然也能作出瞩目的成绩。
   
   “这一切,在今天似乎是不可想象的。现在这个做法,与当年钱伟长在清华的经历一比,说明还是当时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系统比较开放。这也说明,我们现在的很多规定,不一定是科学合理的,现在的教育体系上有很多需要修改的地方。”钱易说。
   
  北师大教授康震至今记得这个虎头虎脑的“国学小天才”。他曾在电视节目上,当着所有人的面盛赞孙见坤。
   
  康震表示,任何时代都应该建立一种特殊的机制,以突破普遍的选才标准,对某些方面有特长的人才,进行破格录取。“就目前来说,自主招生、保送生制度都是对僵化、固定的高考录取制度的补充,但这是远远不够的。”他说。
   
  这方面,在复旦大学近年历史上,有过一个成功的先例。2009年,复旦将38岁的三轮车夫蔡伟正式录取为博士研究生。这名辽宁汉子仅有高中学历,通过长年自学,精通古文经史,被一位复旦老教授“慧眼识英才”。
   
  但在康震看来,这不过是“特例”。“现在,北大的校长推荐制不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吗?”他表示,真正的“不拘一格降人才”,要由大学的公信力、教授的清誉等进行保障,这样才能让大学在拥有充分的自由度之外,公平、公正地进行独立自主的招生录取。
   
  他举例说,民国时并不存在所谓的“地方招办”,一个学生可以报考很多大学,各所大学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自由录取有特长的人才。比如钱钟书虽然数学不好,还能因为语文、英语出色,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
   
   “不过,这样也有弊端,没有招办规章的制度保障,自由度太宽,各种‘关系’会很复杂!”康震强调说。
   
  一位复旦大学的教授曾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建议孙见坤,让他在山西大学读完本科后,报考复旦的研究生,“这里的老师都很喜欢你”。
   
   8月21日,孙见坤在家吃饭时,喉咙里卡了一枚鱼刺。他尝试着用水、醋和米饭,解决了这个问题。
   
  临了,这个胖乎乎的大男孩突然冒出一句:“鱼刺可以消除,这种卡人的制度怎么消除呢?”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