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两岸文化共同体 台湾可藉此摆脱孤立

http://www.CRNTT.com   2009-11-23 00:08:13  


 
  构想背景

  (一)缘起

  从1949年以后,两岸的中国人在社会层面上便展开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现代化实验,但不管是采取着资本主义,或是共产主义,某种意义上,其实都是带着一些反传统文化之因数的。但是随着大陆文革的展开,台湾很快地选择了“尊孔”作为政治符号,以对抗大陆的批孔扬秦,于是台湾几乎同时展开了所谓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当然,这种纯然基于政治需要的文化运动,其思想深度通常都是肤浅的,因此它并没真正产生对中华文化具创造性的贡献。但是由于这个运动所赋予的合法性,使得在台湾始终与官方儒学处于某种对抗之局下的民间儒学,倒是蓬勃发展,这让二十世纪的后五十年,中华文化在台湾始终存在着盎然生机。而在亚洲四小龙的崛起过程中,许多研究也都认为这股盎然的生机正是导致台湾能成为四小龙之首的主要力量之一。

  而另一方面,大陆文革时期固无论矣,即使文革结束后的很长时间内,传统文化依然是带着资产阶级毒素的禁忌。这也就是说,中华传统文化在大陆是被自觉地扬弃了大约五十年。我们试想,五十年,这半个世纪之遥,该是有几代人呢?换句话说,经过了这么长久的时间,某种程度上,传统文化已经被淘洗得差不多了。而文化发展的规律常是如此,亦即在这种淘洗下,除了某些硕果仅存的遗老之外,留下来的常只会是一些这个文化里的糟粕,或者只是一些惯性的、非自觉的文化形式而已。

  但是谁知道,世事总是如此吊诡,两岸隔绝五十年后,中华文化在两岸的命运居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掉转。先是,台湾在蒋氏父子之后,李登辉开始将国民党政权本土化。而为了推动本土化,李登辉逐渐在文化上开始去中国化。这样的动作开始时是不明显的,但越到李登辉权力巩固后就越清晰了。可是李登辉当时毕竟还顶着中国国民党主席的帽子,所以做得还不算过分。无论如何,他还曾颁“总统文化奖”给新儒家的舵手——我的老师牟宗三先生,他自己也还喜欢学易经。可是到了扁政府时代,这一去中国化的工作便铺天盖地地展开了(关于这点,请参阅《中国评论》,2009年8月号的拙文〈国族建构与台湾前途未定论〉)。扁政府主要通过教育手段,逐渐把中华文化从台湾下一代的脑海中给抽掉,这手段虽不像文革那么激烈,但还真是有几分神似。

  可是相反的,大陆却从20世纪末,开始逐步展开了由下而上的一些文化反省。黄光国老师的大作〈建构儒家文化共同体,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详见《中国评论》,2009年9月号)一文中,便曾详述了这个过程。黄老师归纳了此一反省的一个重要内涵说:“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世界大国,中国似乎已经有能力在国际舞台上和列强并驾齐驱,可是,经过历史的几番折腾,中国不仅自身的文化面貌模糊,而且保留了许多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糟粕”。如此缺乏文化魅力的“大国”,不仅不知道:自己的“崛起”究竟是凭藉什么样的文化力量?而且也不瞭解:什么样的文化力道可以支撑自己未来的持续繁荣?”

  这也就是说当中国在国际上的一些有形的层面渐渐有自信以后,一些比较深度的文化反省便应运而生了。这样的反省也很快地产生了推力,使得大陆的官方也开始越来越重视这个问题。黄老师文中提到官方祭孔大典的恢复举行,孔子学院的成立,《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以及十分值得重视的“甲申文化宣言”。在我看来,这份宣言还真有港台新儒家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等先生当年发表〈为中华文化告世界同胞书〉的味道,只是发表的氛围一悲壮一昂扬而已。这也就是说,没想到风水轮流转,为传统文化请命的工作,竟然又回到了大陆来了。

  此处我之所以要描绘这样一幅场景,当然不是为了嘲笑历史的诡谲,而是要指出,文化从来不可能是政治的工具,但它却是任何想抟成一个民族,并发挥其创造力的基本凭藉。李登辉和民进党政府想毁掉中华文化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这点,而大陆在有了一些经济上的自信之后,会开始想这个问题,也是因为看到了这点。诚如胡锦涛先生在2007年10月15日,中共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那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所说的,他认识到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并“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我必须说,我确实认为这乃是一个无可遏抑的趋势。换言之,某种文化复兴运动对这个时代两岸的中国人,乃至整个中华民族而言,都是特别具有时代意义的。台湾必须藉此以摆脱掉孤立的状态,借助中华文化的再度复兴,以重新回到中国(此处所说的中国不是指政治意义上的中国),并凭藉中国而走向世界;大陆也必须借助中华文化的复兴,以找到“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从而真正崛起为世界的稳定领导力量,并成为海外多少中华儿女真正归心所在。

  既然如此,那么两岸为什么不先选择这样一个课题来一起合作呢?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