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论 】 【打 印
稳定与扩张仍应是中国经济政策主旨

http://www.CRNTT.com   2009-10-05 10:23:23  


发展才是中国经济硬道理
  中评社北京10月3日讯/无论世界经济如何风狂雨骤,中国仍有极大几率走出危机。但前提是,决策层一定要坚定发展的立场,并坚定既定扩大内需的政策。上海证券报发表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赵晓文章指出,发展才是中国经济硬道理。鉴于中国经济控制很强的特点,治通胀明显易于治通缩,所以,当前政策并未进入到需要大调整的时期,而是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文章称,最新情况表明,风吹草动下近期房地产市场已开始出现下滑苗头,楼市的稳定和中国经济的稳定都面临挑战,若处理失当,所谓V形复苏的轨迹恐将昙花一现。可以说,现在对政策方向的把握及细节的掌控仍然非常关键。

  楼市的稳定与经济稳定之间有着密切关系,通常股市波动在先,楼市波动在中,经济波动在后。楼市在其中具有一肩双挑的特点。楼市复苏先于经济复苏,其近期波动也可能预示宏观经济接下来的波动。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让中国经济吃了好几年苦头,直至加入WTO才最终摆脱衰退阴影。这次全球金融海啸,其情景要比亚洲金融危机严重得多,为尽力避免经济再次出现大的起伏,我们有理由极其谨慎地看待当前中国经济的复苏。
 
  文章分析,截至8月,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引擎仍然严重熄火。显然,国际经济的大冬天仍然寒气逼人,并未过去,即便金融海啸见底,也不一定意味着世界经济会很快恢复。如果世界经济衰退,中国经济还能持续“独立寒冬”吗?

  消费增长亦是平平。而从8月CPI同比下降1.2%以及PPI同比下降7.9%的数据来看,市场情况似乎还在变糟,供大于求是主要矛盾。国内市场的复苏要远慢于经济增长复苏,靠消费来拉动经济,暂时还不切实际。

  经济复苏的动力最主要来自于投资的加快,但是,投资的高速增长明显是政府主导与资金推动的结果,而非市场推动和周期推动。从项目隶属关系看,1至8月,中央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2.3%;地方项目投资增长34.2%。相比之下,民间投资并未积极跟进。即便是被认为已产生所谓过热的房地产领域,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4.7%,比去年同期回落14.4个百分点。另外,1至8月,港澳台商投资下降0.8%;外商投资增长1.1%。这说明民间投资以及国外投资都远远没有跟上。

  房地产市场的转暖也明显来自于资金的转暖。1至8月,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同比增长34.2%。其中,国内贷款增长46.3%;利用外资下降33.6%;企业自筹资金增长12.6%;其他资金增长52.7%。在其他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增长43.2%;个人按揭贷款增长94.1%。上述数据显示,开发商资金压力减少,主要因为楼市的持续回暖和宽信贷的金融环境。如此贷款的支撑力量当然不可能持续。

  按正常情况,贷款增长下半年就会放慢,因为银行出于利息最大化的考虑都倾向于上半年更多放出贷款。同时,票据融资拉动贷款的情形也已发生改变。再加上政府的“窗口指导”,近期频频吹出冷风,可以预料,贷款进而投资以及整个开发商的资金链的情况会发生变化。事实上,贷款增长8月已开始下滑。这意味着,即使没有任何政策调整,市场下半年也会因贷款的放慢而自动降温。

  文章认为,今年中国经济运行充其量只能说是“挺过去”了,而不能说是真正走过了危机。当然,相信中国经济有足够的底气可以抗击金融海啸的侵袭,在全球继续保持复苏态势。原因一方面在于中国发展的空间还足够大,并且正处于从城市化率45%到60%的快速转换过程中,另一方面在于中国有足够的资金量。简言之,只要政策对头,则无论世界经济如何风狂雨骤,中国仍有极大几率走出危机。但前
提是,中国的决策层一定要坚定发展的立场,并坚定既定扩大内需政策。在中国,物价的控制虽然也重要,但不如发展重要。
  文章称,如此强调“发展论”重于“物价论”,是因为,第一,发展仍是中国最大的问题,对于中国这样人均收入不到3000美元的国家,宏观政策和经济政策要同时追求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以及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但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所代表的发展最为关键,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仍是首要目标;第二,中国不必追求过低的物价。1%至2%的低物价,是发达国家的政策目标追求,因为他们的经济增长本来就比较慢,因此物价也需要控制得比较低。我们不可以将富人的食谱直接拿过来给穷人用。第三,在当前的中国,正物价增长强于负物价增长,适度的物价增长强于过低的物价增长。第四,鉴于中国的政府强势、经济控制也很强的特点,治通胀明显易于治通缩。因此,更要防范通货紧缩,而不必过分害怕通胀。第五,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冲抵泡沫。中国经济如同只有半瓶水的水瓶,可以降价使性价比合理,但也可以把水加满,同时搁上人参乌龙,卖人参乌龙茶,如此水价不仅可不降甚至还可提高,可以在高性价比的基础上消掉泡沫。

  所以,发展才是中国经济硬道理。轻视“发展论”转而陷于“物价论”,一会控制股价,一会控制房价,一会全力对付CPI,其方向是错误的,其代价是得不偿失的。

  同样需要重申的是,当前政策并未进入到需要大调整的时期,而是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否则,中国经济难以避免“W形”调整的命运。“W形”的调整本身没有太大关系,最怕的是经济再次跌落后再往上调会非常困难。微调和完善都是可以的,比如,房地产市场当前可以通过增加供应,尤其是保障房供应来平抑房价,同时,对过度投机作些限制,及时的微调是为了防止出现回调,但微调一定不能搞成回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