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马光远:中国经济真的回暖了吗?

http://www.CRNTT.com   2009-05-11 09:32:28  


 
  从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前4个月的表现来看,尽管经济学界洋溢着一片唱多声,但就指标本身而言,不仅有些指标出现了很大反覆,指标之间也互相打架,前后矛盾,不能形成印证关系。

  比如,一方面我们看到,进出口依然没有止跌,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连续三个月双双在负数区间运行,内需刺激的效果不明显,工业利润大降,这些都昭示,经济本身并不乐观。但另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信贷增速和经理人采购指数却在强烈地预示经济开始回暖。一面是海水,指标不乐观;一面是火焰,经济在回暖。

  我们不妨逐个分析一下几个关键指标之间的背离。

  首先,用电量与投资和工业增加值的背离。作为GDP数据变化的先行指标,发电量被认为是未来经济能否转暖的风向标。在2008年10月、11月、12月,国内火电发电量分别下降5.3%、16.6%、12.4%。今年1月,社会发电量同比下降仍达12%,但在3月份一度出现增长的迹象,这被视为经济触底回升的证据。但4月份全国发电量2747.63亿千瓦时,同比减少3.55%。而按理说,在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加值大幅走高、GDP增长的情况下,用电量也应该同步增加。这种背离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经济回暖的证据依然不充分。用电量在短期可以视为经济复苏的指标,但用电量本身的下跌,背后的因素的确很复杂,可能是因为经济结构调整、大耗能项目减少,但也有可能提前预示着工业产出和投资减少的趋势。

  其次,中国制造业经理人采购指数(PMI)和业界真实感觉的背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5月1日发布调查数据显示,4月份PMI为53.5%,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这已经是该指数连续五个月回升,累计上升了15个百分点。但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感觉并没有这么好,它们的订单并没有增加,融资难题依旧,运行成本依旧,市场也没有明显好转。因此,它们对一些学者的一味唱多非常反感。

  为什么出现了这种背离?这和中国PMI的编制缺陷有很大的关系:中国PMI选取的样本以大中型国有企业为主,并不反映中小企业的情况,而且,中国PMI2005年7月才正式编制,没有经历经济周期的真实验证。特别是,PMI走势一般都呈现前高后低的特点,下半年掉头向下,也是很有可能的。能否据此判断中国经济处于强劲回升阶段,一方面还需要在样本代表性和指标设置方面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依然需要其他指标的佐证。况且,按照里昂证券的数据,形势并没有如此乐观。以PMI来简单判断经济已经回暖,可能会遗忘那些根本没有被纳入样本的大量中小企业的真实生存状况。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